1206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并将其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 。从成吉思汗到其孙蒙哥汗时,陆续攻灭西辽、西夏、金、大理、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 。

文章插图
元朝从忽必测改国号为元算起到明军攻陷元大都为止,只有98年,是中国历史上时间较短的一个朝代,但也是一个幅员辽阔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在其勢力所及的广大地区内,为联系海上交通,进行大规模的海上漕运和开展海上军事活动,建造了大量的江海船舶 。因此元代的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发展水平都超过了前代 。元承宋制,深知水运与国计民生的密切关系,于是致力于发展江海航运 。因此造船业和航运业比宋代更为发达 。
一、元朝的造船业元朝造船业的发达,集中表现在造船能力十分惊人,以战船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从至元七年(1270年)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的22年间,共造江船8000艘,海船9800余艘,合计17800余艘 。至于民用船只,则数量更多 。据《大元海运记》记载,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为济州河运粮,一次就造粮船3000艘 。又据《元史兵志》记载,元朝廷为了加强国内邮递能力和速度,除陆上开驿道驰马通邮以外,在江海水陆要冲设置水驿站424处,共有邮船5921艘 。

文章插图
船舶的大量建造,促进了造船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的命令,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 。忽必烈“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 。马可·波罗在这部著作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泉州见到的元代海船的型制:“船舶用枞木制造,仅具一甲板 。各有船房五、六十所,商人皆处其中,颇宽适 。船各有一舵,而具四桅,偶亦别具二桅,可以随意竖倒 。
船用好铁钉结合,有二厚板叠加于上,不用松香,盖不知有其物也,然而用麻及树油合涂壁,使之绝不透水 。每船舶上,至少有水手二百人,盖船甚广大,适载胡椒五、六千担 。无风之诗,行船用橹,橹甚大,每具须用橹手四人操之 。每大舶各曳二小船于后,毎小船各有船夫四五十人,操掉而行,以助大舶 。别有小船十数,助理大舶事务,若抛锚、捕鱼等事而已 。大触张帆之时,诸小船相连,系于大舟之后而行,然具帆之二小舟,单自行动与大舶同 。”

文章插图
《伊本?白图泰游记》对元代海船作了详细的描述:“中国船只共分三大类:大的称作艟克,复数是朱努克;中者为艚;小者为舸舸姆 。大者有十帆,至少是三帆 。帆系用藤篾编制,其状如席,常挂不落,顺风调帆 。每一大船役使千人:其中海员六百,战士四百,包括弓箭射手和持盾战士以及发射石油弹战士 。……这种船船桨(按:应译为橹)大如桅杆,一桨旁聚集十至十五人,站着划船 。船上造甲板四层,内有房舱、官舱和商人舱……”
综上所述,及其他史料印证,我们可以看出元代海船的大体轮廓:4桅,桅可随意起放,可张12帆;船体为3尽硬质木板,油麻捻缝,用铁钉钉合;有13个水密隔舱和1-4层甲板;无风使橹,橹大如桅,由10人左右操纵;载重量大约在300吨上下 。而当时波斯湾一带的船舶,仍然停留在缝合船的水平上 。缝合船只“有一桅、一帆、一舵,无甲板,装货时则以皮革覆之”,不耐风浪 。因此,“乘此船者危险堪虞,沉没之数甚多 。”两相对比,可见元代的造船能力和造船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 酥油烛配方工艺 阳光酥油肉松配方怎么获得
-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怎么样
- 汽车车身修复方案的内容 汽车车身修复工艺流程
- 强制拍卖船舶的条件是什么
- 成都风水摆件批发市场在哪 成都创意工艺品风水摆件生产厂家
- 满天星永生花和干花区别
- 黄茶是经过发酵工艺的茶叶吗 黄茶是发酵茶吗
- 普洱茶生茶工艺流程 生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 黄山红牡丹 黄山绿牡丹制作工艺
- 工艺品生产流程 注册工艺品公司流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