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疫苗是谁发明的 糖丸疫苗预防什么疾病


一颗糖丸 , 毕生心血 。
脊髓灰质炎 , 简称脊灰 , 在国内俗称小儿麻痹症 , 它能引起轻重不等的瘫痪 , 最严重的情况是无法自主呼吸 。上世纪50年代 , 脊灰疫情开始在国内肆虐 。
提及顾方舟的名字 , 也许有些人印象不深 , 但提起糖丸 , 提起小儿麻痹症疫苗 , 很多人并不陌生 。一颗小小的糖丸 ,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守护了数十万儿童 , 让他们免受小儿麻痹症的致残威胁 。
顾方舟
1957年 , 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 , 自此呕心沥血只为一件大事而奔忙:消灭脊灰疫情 。从正值盛年到年逾古稀 , 顾方舟40多年间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工作殚精竭虑 , 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 , 最终助力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 , 并长期维持无脊灰状态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首次开展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 , 隆重表彰了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9月17日 , 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
他的青春
舍弃高待遇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顾方舟出生于1926年 , 祖籍浙江宁波 。4岁时 , 他的父亲便过世了 。1934年 , 年仅8岁的他随母亲北上天津生活 。因为父亲早逝 , 顾方舟家道中落 , 年少时受到不少歧视 。
1944年 ,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但在毕业前夕 , 顾方舟舍弃了待遇高、受尊重的外科医生职业 , 选择了从事当时刚刚起步、基础差、价值低的苦差——公共卫生事业 。而投身于脊髓灰质炎的“战场” , 对顾方舟来说 , 更是机缘巧合下的“必然” 。
1955年开始 , 脊髓灰质炎肆虐中国多地 。当时 , 一个家长背着患上脊髓灰质炎的孩子来到顾方舟所在的医院 , “孩子的一条右腿瘫痪、残疾了 , 她不知道我不是临床医生 , 不知道我是做病毒方面工作的 , 是来研究这个病的 。她就问我 , 大夫你看有什么办法让我这个孩子恢复 , 让他以后能够走路 , 将来能够自立 。我就劝她 , 没有什么特效药 , 你只能到医院去做外科手术……这个母亲听完以后 , 非常之失望 。”
这件事 , 深深刺痛了顾方舟 。“我就想 , 这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啊 , 一个大流行年 , 能有两万到三万的孩子瘫痪……因为这个病 。”
1957年 , 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 , 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 。
在《一生一事 顾方舟口述史》中 , 记载了青年时期的顾方舟接下这个“担子”时的心理波动:“卫生部的崔义田副部长找我谈了一次话 , 挺严肃的 。当时咱年轻 , 没见过大部长 , 我说:崔部长 , 您的意思是让我一辈子搞这个事儿?他说:对 , 让你一辈子搞这个 , 要解决脊髓灰质炎的问题 。当时我们中国科学研究的环境很不怎么样 , 做研究工作很困难 , 什么条件都要自己去创造 。”
曾携刚满月儿子“冒险”测试
条件困难到何种程度?顾方舟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中要做体外细胞培养 , 需要一个成分 , 就是牛的血清 。在国外 , 牛血清早已商品化 , 但中国当时没有这个商品 。无奈之下 , 顾方舟带着实验室的人到昌平的屠宰场 , 找到胎牛(还怀在妈妈肚子里头的小牛)要采血 。但他们不忍把孕牛宰杀取血 , 又和屠宰场老板协商:牛要生产时 , 立马通知他们去取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