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意义上的“主体”,是具有能力的个人,有生产能力或创造能力的个人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主体” 。经济学意义上的“客观性”,是构成合作关系的个体间性,例如,月球绕着地球转,这是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不是经济学的“客观性” 。
个人能力都是个人“私有的”,合作关系中的个体间性不是个人“私有的”,而是合作当事人“共有的” 。
个人会与哪些他人进行合作,取决于他的能力发展方向(所谓“志向”),并非每个人都是以获取物质利益为合作目的,有些人会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本身,例如从事基础理论科学的那些人,他们的行为也是“经济的”,因为他们总是直接或间接的与他人进行合作,从而使得自身有限资源(时间和精力)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 。
朱教授:
不同个体的能力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即能力被用于做符合规则的事,才是合作性的 。这种规则是人在对合作利益的认识中发现的,并且被普遍接受之后,成为规则 。
笔者:
您说:自主决定的行动是基于之前产生的规则,也就是这里说的先验规则或一般性规则 。即自发产生规则也还是基于之前的规则 。
这让我想起古希腊人的一个哲学信念:宇宙在一只乌龟的背上,这只乌龟在另一只乌龟的背上,…最终宇宙在一串无数只乌龟的背上 。
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形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得到发展的,个体间关系约束了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滥用,在个人之间的相互约束中达成了协调、形成了秩序,进而在秩序中提炼出规则 。
朱教授:
脱离个体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他的行动所受到的规则约束,谈能力是没有意义的 。个体的能力嵌入在秩序的能力中,当秩序运转良好时,他的能力才有机会发挥作用,而秩序的运转取决于规则的遵循 。
在多人世界中,合作就是法律问题,如是两人世界,是能力问题,拳头大的可以说了算,多人世界不能流行丛林法则 。
笔者:
两个人之间可以进行能力合作,多个人之间就无法进行能力合作了?当AB二人进行能力合作时,例如组成一个合伙制企业,C独自出资创建一个企业,AB可以合伙的方式与C进行合作,例如由C为AB提供原料 。在市场上,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其实就是不同能力之间的合作方式 。
规则是保障合作得以持续所需的条件,不是合作得以发生的前提 。
请回答:有些能力具有先天来源(如直立行走能力、语言能力),哪些规则有着先天来源?
价格是在无数个体的交易行为中形成的,因而价格具有个体间性,而不是个体性 。如果个体行为对价格起着确定作用可以得到经济学理论的证明,那么,不仅资本垄断价格的行为可以得到辩护,而且政府规定价格的行为也可以得到张目 。事实上,前者并不比后者具有更多的“正当性” 。
笔者:
您说:在多人世界中,合作就是法律问题,如是两人世界,是能力问题,拳头大的可以说了算,多人世界不能流行丛林法则 。
——还是没有把“能力”与“力量”分别开来 。
能力是个人建立个人与外界关系的活动水平,因而人的能力不等于物的功能 。人的力量是能力的外化表现,物的力量则是功能的表现,因而人的力量不等于物的力量 。
个体既有“能力”也有“力量”,集体只有“力量”没有“能力” 。集体力量不过是把个体能力以某种方式聚集起来的结果 。
笔者:
您说:脱离个体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他的行动所受到的规则约束,谈能力是没有意义的 。
- 风水起源于什么时候 风水起源于哪个朝代
- 象征工作能力极强的几种面相
- 儿保科新生儿行为能力测试主要检查什么
- 豆腐乳的起源和历史 豆腐乳什么时候发明的
- 金鱼能饿几天不死 金鱼能饿几天
- 怎么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怎样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 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表达能力?
- 马拉松起源历史 马拉松的由来历史故事
- 工伤员工劳动能力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 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怎么分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