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牌坊门是哪个门


武汉大学牌坊(武汉大学牌坊门是哪个门)
持续引发网友关注的武大老牌坊被撞损一事暂落下句点 。6月8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就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水泥罐车冲撞受损一事刊文 。
文章称,事发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文物部门三级联动,在武汉大学和公安、交管、城管等部门的配合下,迅速展开调查和文物受损鉴定,及时查明事故原因,启动文物修复工作 。经核实,肇事司机为图方便绕道,致车辆罐体顶端与牌坊下沿相撞,司机因涉嫌过失损毁文物罪被依法刑事立案 。下一步,将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实施文物保护修复,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该牌坊2001年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组成部分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武汉大学牌坊门是哪个门

文章插图
武大老牌坊被撞损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武大有几座校门牌坊?位于武昌街道口的老牌坊当时兴建在校外的意义是什么?其文物价值何在?如何保护校园文物?6月9日,武汉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员吴骁就上述问题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享个人看法 。
澎湃新闻:武汉大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座校门牌坊?
【武汉大学牌坊门是哪个门】吴骁:4座 。第一座是1931年在街道口修建的木牌坊,但次年就不幸毁于一场大风 。第二座是1934年在街道口原地复建的钢筋水泥牌坊,一直保存到现在,也就是几天前不幸被车辆撞损的那座牌坊,至今已有86年的历史 。第三座是1993年在八一路边仿建的新校门牌坊,2012年因市政工程建设而被拆除 。第四座是2013年在被拆除的第三座牌坊旧址以北约10米处重建的新牌坊,也就是武汉大学目前的正大门 。
综上所述,武汉大学历史上先后有过4座刻有“国立武汉大学”之名的牌坊,其中,第一座(1931版)与第三座(1993版)均已不复存在,第二座(1934版)和第四座(2013版)一直保存至今 。
另外,有意思的是,大约在2005年前后,当时武汉大学所设立的一所独立学院——“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在汤逊湖边的新校区也仿建了一座与武大93版牌坊几乎完全一样的“国立武汉大学”牌坊 。到了2011年,东湖分校正式与母体高校武汉大学脱钩,独立为武汉东湖学院,该牌坊上的“国立武汉大学”校名字体也随即更改为“武汉东湖学院” 。
澎湃新闻:对于位于武昌街道口的武大老牌坊建于何年,媒体报道说法不一,老牌坊的真实“年龄”是多少?
吴骁:非常遗憾,关于武昌街道口的“国立武汉大学”老牌坊究竟是哪一年建成的,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任何原始记载 。我很奇怪为什么武大当时的校刊以及其他各类出版物对于学校牌坊的兴建、损毁及复建等事件居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录?
不过,当年曾亲自参与该牌坊设计工作的时任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工程处绘图员沈中清先生,曾在1983年撰写了一篇题为《街道口牌楼考》的短文,全文不到200字,其中明确提出,这座牌坊建于1934年 。作为这段历史的直接亲历者与当事人,他的回忆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
除此之外,在珞珈山上长大的国立武汉大学第一代子弟、武大经济系校友、《长江日报》资深采访人员皮公亮先生,在完全不知晓沈中清这一说法的前提下,曾于2012年回忆道,在他的印象中,街道口最早的木牌坊在1932年被毁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学校就建了新的水泥牌坊,“估计是1933年最迟也是1934年重建” 。当年,他作为武大子弟,平时坐车进城,都会经过那个牌坊,年年如此,所以印象很深 。皮公亮的这一记忆,跟沈中清的说法基本上是比较吻合的,当为可信之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