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生平 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 三 )


孔子先拆毁了叔孙氏的都城郈邑(hòu yì),接下来在拆毁季孙氏的都城费(bì)邑的时候,公山不狃、叔孙辄(zhé)率领费邑的士兵谋反,攻打国都 。孔子临危不惧,指挥都城的将士打败了叛军,公山不狃、叔孙辄逃奔到齐国,费邑也得以顺利拆毁 。最后要拆毁孟孙氏都城成邑的时候,孟孙氏反悔了,鲁定公领兵包围成邑,结果却没有攻下来 。
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隳(huī)三都”,孔子主导的这一行动使鲁国国君的权力得到了加强,贵族的势力被削减,孔子的声望也更高了 。
孔子圣绩图之隳三都图
孔子五十六岁时,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 。孔子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便经常表现出高兴的神色,他的学生子路问他:“我听说君子祸患来临不恐惧,幸运降临也不表现出欢喜 。现在老师得到高位而流露出欢喜的神色,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对,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但不是还有‘显贵了而仍以谦恭待人为乐事’的说法吗?”
孔子执掌朝政七天,就诛杀了扰乱政事的大夫少正卯(mǎo),树立了威信 。治理国政三个月后,卖肉的不敢随意抬价,遗留在路上的东西没人捡拾,从四方来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请求,全都客客气气地受到了接待,如同回到了家里 。
齐国的大臣们得知了鲁国的情况后非常恐惧,他们害怕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称霸攻打齐国,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有花纹的宝马送给鲁定公 。孔子在治理鲁国的时候,得罪了掌握大权的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他们为了让鲁定公疏远孔子,就怂恿鲁定公收下了齐国的礼物 。
孔子圣绩图之齐人归女乐图
鲁定公得到了美女和宝马后,从此沉迷于玩乐,不再上朝听政 。孔子知道鲁定公不会再重用他了,就和弟子们一起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寻找能够重用他,让他实现理想的国家 。
孔子圣绩图之去鲁图
周游列国
孔子的理想是让整个社会恢复到周朝刚建立时的状态,复兴周公姬旦创建的礼乐制度,从此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争,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周王的实力已经很微弱了,无法恢复权力和威信,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了抢土地年年征战,这是当时的人都知道的,孔子也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是实现不了了,可他却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孔子认为,天下的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不再信奉道德,如果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也随波逐流,不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那么天下将不会有光明的未来,虽然自己的能力很微小,可能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连最微小的希望也没有了,因此孔子终其一生都怀着强烈的使命感 。
孔子离开鲁国后先去了卫国,子路妻子的哥哥颜浊邹(zōu)就在卫国,孔子一行人就寄居在颜浊邹家里 。卫国的国君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便接见了他,并按照孔子在鲁国的俸禄赠送给他同样多的粮食 。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了大夫公孙余假监视孔子 。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只住了十个月,便离开了卫国国都 。
孔子打算前往陈国,经过卫国一个叫匡邑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长垣(yuán)县 。因为孔子的样子长得像鲁国发动叛乱的大臣阳虎,而阳虎曾经残害过匡邑的人,匡邑人就把孔子一行人拘留了起来 。弟子们对此感到十分恐惧,孔子说:“周文王死后,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这里吗?上天打算毁灭周朝文化,我这个后来人便不应该掌握周朝的文化 。上天不想毁灭周朝的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随后孔子派随从的弟子到卫国国都,给一位很有权力的大夫做家臣,然后这位大夫便派人来解救了孔子他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