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生平 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 四 )


孔子圣绩图之围匡图
孔子离开匡邑后经过卫国的另一个地方蒲邑(在现在的河南省长垣县),一个多月后,返回了卫国国都,寄居在大夫蘧(qú)伯玉家 。蘧伯玉是一位很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长者,孔子对他非常推崇,称赞他是真正的君子 。蘧伯玉和孔子一生为挚友,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卫国,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九年 。二人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
卫灵公有位夫人名叫南子,长得美丽动人,很受卫灵公宠爱,但是名声非常不好 。南子常听人说起孔子,便想找个机会见他,于是南子让卫灵公去跟孔子说:“四方来的君子想与寡人结为兄弟的,必定会见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见到你 。”这个要求在当时是不合于礼的,因此孔子推辞谢绝,然而卫灵公不断地要求,孔子不得已只得去拜见了南子 。
孔子圣绩图之子见南子图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个性情耿直的人,他对孔子去见南子这事很不满,孔子说:“我原来不想见她,既然见了便以礼相答 。”孔子又起誓说:“我如果不是所说的那样,就让上天厌弃我!就让上天厌弃我!”子路这才不生气了 。
孔子在卫国国都住了一个月后,有一天,卫灵公和南子同乘一辆车出宫游览,让孔子乘第二辆车,车队浩浩荡荡地招摇过市 。孔子见卫灵公只贪图享乐不讲究道德,于是厌恶卫灵公,离开了卫国 。
孔子圣绩图之同车次乘图
孔子经过曹国前往宋国,宋国的司马名叫桓魋(huán tuí),司马是掌管全国军队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桓魋为人贪婪残暴,仗着国君宋景公对他的宠信,把持宋国的朝政,把宋国弄得民不聊生,他害怕孔子得到宋景公的重用,威胁自己的地位,便想要杀死孔子 。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路边的大树下演习礼仪 。桓魋得到消息后马上派兵过来,因为孔子名声很大,他怕杀了孔子受到天下人的谴责,就命令士兵拔起了那颗大树,逼迫孔子他们离开宋国 。弟子们催促孔子快走,孔子发牢骚说:“上天把德行降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孔子他们终究还是被赶出了宋国 。
孔子圣绩图之习礼树下图
孔子他们从宋国逃到了郑国,在路上孔子和弟子们走失了,孔子独自站在郑国国都外城的东门等候 。孔子的学生子贡沿途寻找走失的老师,有个郑国人告诉他,东门有个长得像圣人,瘦弱疲惫却似丧家之狗的人 。子贡到东门找到了孔子,把这番话告诉了他,孔子笑着说:“他说的长相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狗,说的是啊!说的是啊!”
孔子圣绩图之累累说圣图
孔子一行人从郑国到了陈国,寄居在担任司城的公孙贞子家 。正逢晋国、楚国争霸,两国轮番攻打陈国,逼迫陈国成为自己的附属国,而东边的吴国也不时侵略陈国,抢夺土地 。孔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见陈国自顾不暇,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就和弟子们离开了陈国 。
孔子他们路过卫国的蒲邑时,那里正发生战乱,蒲邑人扣留了孔子 。孔子有个弟子叫公良孺(rú),他不但有贤能,而且体形高大,有勇有力,带着五辆私人马车一路跟随孔子 。公良孺对孔子说:“我之前跟着老师在匡邑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 。我与老师一起再次蒙难,我宁可拼斗而死 。”
公良孺率领自己的随从和蒲邑人展开激烈的搏斗,蒲邑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国都城,我们就放了你 。”
孔子迫于无奈,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便将孔子从东门放走了 。孔子离开蒲邑后,就让大家往卫国都城走,他的学生子贡问:“盟誓可以背弃的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