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赵孟頫的作品多是小字,前面我们说过,这就是古代文人正常的写字,不像今天我们写字是为了参见展览,古代没这回事 。虽然赵孟頫的作品多是小字,但小字却丝毫不见马虎半分,关键是你如果把这些小字放大之后来看,可以说更加精彩,这就是赵孟頫的过人之处 。例如上图的几个字,就是他书写的《心经》单字放大后效果,非常美妙,用笔纯熟,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处 。
后人对赵孟頫说三道四,一说他是宋室后裔去做蒙古的高官,好像不忠一样 。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赵孟頫拒绝了两次元朝的邀请,第三次才无奈出仕,如果他再不去,小命就没有了 。就像明末清初的傅山,骂了赵孟頫一辈子软骨头,最后不也是无奈去见了清朝的皇帝了吗?
现在又有人说他笔法简单所以写字快,呵呵,真是无知 。
赵孟頫写字快,是因为他能够熟练的运用笔法,而不是把该有的笔法省略掉 。
虽然说赵孟頫简化了二王的笔法,但这并不是他写字快的主要原因 。
学二王者众多,但能文质俱存丶形神兼备者少,就连董其昌、傅青主这样对他有陈见者,到了晚年都对其无不叹为观止 。
老赵非常强调以用笔为上 。他落笔迅速,相传能日书万字 。这是其一生浸泡在古典法书里的精熟 。
只有笔法熟,才能下笔畅快,点画精工,神满气足;只有笔法熟,才能心手两忘,智巧于古人,使驾驭笔法和结字的能力无懈可击 。
日写万字,应该文学描述的成分比较大,我的理解是,形容他的下笔如有神,既准确又熟练 。更多的是对他的崇拜,我们不必咬文嚼字的表象理解 。
但是!
赵孟頫的勤奋却是不可忽略的,正是他的日夜练习,即便是如他这样的天才,离开勤奋的汗水也是昙花一现的 。
所以,我们要提倡是他的态度,是对古人成就的尊敬和学习 。
而不是重点在日写万字,而本末倒置!
附张自己临习的图片,恭请指正!
更多请关注@重墨堂陈墨之
笔法的好坏和书写速度的快慢肯定是有关系的,笔法的简单还是复杂和书写速度的快慢也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书写速度快不一定其笔法就简单,书写速度慢不一定其笔法就复杂,例如张旭的狂草《古诗四帖》相对来讲,其书写速度是很快的,但其笔法一点也不简单 。
笔法的好坏取决于笔法是否正确,是否精到完备到位,而不是取决于笔法的复杂程度,如果笔法绕来绕去而运笔不正确,这笔法是复杂了,但书写效果并不好,这反而是一种毛病了 。同时,书写速度的快慢和书写的书体也有一定关系,对同一个书法家来讲,通常行草书的书写速度要相对快些,而篆隶楷等书体的书写速度要相对慢些 。
赵孟頫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的书画家,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 。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 。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
赵孟頫最著名的书法论述是:“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这里的“易”,是变化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意思 。),由此可见,赵孟頫对笔法是作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验证的,他对笔法是相当讲究的 。
赵孟頫书写速度快是建立在他对笔法的深入研究和大量书写的实践上的,拥有了高超的驾驭毛笔的能力 。就像乒乓球世界冠军一样,他们在打球时其挥拍速度有时是非常快的,我们能说他们的挥拍技术就简单吗?他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快速度,是他们经过大量正确的训练获得的 。所以,如果以为赵孟頫书写速度快,其笔法就简单不复杂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读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笔法并不因为书写速度快而变得简单了 。假如当时技术条件够先进的话,录下他书写的视频留存到现今,再通过视频慢放就能清楚呈现他在快写的过程中笔法是相当完备的,一点也不会因为书写速度快而省去笔法所应有的要素,反而更能说明他对笔法掌握是相当纯熟的 。
- 第一眼就心动的文案伤感
- 宝马m3为什么买的人少 宝马m3为什么那么贵
- 迈巴赫比普通s长那么多 迈巴赫比s级长多少
- 心情烦躁的说说句子19句
- 羊肚菌的营养价值真有那么高吗 羊肚菌的营养价值
- 自己有一辆面包车如何兼职 自己有一辆面包车
- 为什么女生的腿那么吸引人 女生夹腿什么意思呀
- 小红书涨粉为什么那么快 小红书比抖音涨粉快
- 为什么安乃近效果那么强 安乃近的作用与功效
- 没想到,那些看似奇怪的日本家装,竟那么实用!值得借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