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想一个问题: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1.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能力、复述能力、专注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比如一分钟可以阅读1500字,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较完整复述、诵读5遍可以背诵一首古诗、每年通过诵读可以熟读成诵一口气背诵1万字国学经典内容……
2.语文学习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比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家名人传记、民族英雄传记、观看类如《大国工匠》《我爱发明》《航拍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我们的四十年》《感动中国》等节目培养民族认同感、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培养形成家国情怀,这是学习其他学科不容易习得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可以科学合理地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全过程 。
通过优秀文章、人物故事的熏习,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人物故事、人物传记中受到熏陶感染,灵魂得到洗涤、精神受到震撼,感受到发自肺腑的感动,汲取到激发努力斗志的力量 。
3.汲取古圣先贤智慧,传承民族文化根脉、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通过国学经典学习承载着民族文化自信建立 。
4.通过定量定时阅读与诵读,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诵读经典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进一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
5.语文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和智慧,还有做人的道理、道德品格培养、开阔眼界 、激发使命感等,而这些也是助力一个人一生行稳致远的底层素养能力 。
如何培养和达到上述这些目标能力呢?
一、通过中高考考核系统变革
二、教育教学变革
三、学期成绩考核方式变革
一、通过中高考考核系统变革实现国民语文素养能力整体提升
提升国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语言素养,关键在于改变语文学习考核方式,当下的语文考核方式不利于国民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最主要的是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 。
通过考核系统变革,中高考的语文的成绩由既定目标素养能力达到积累的分数+平日既定作业完成、活动任务完成积累的分数+语文中高考考试分数(主要是笔试)三部分组成 。
既定目标素养能力获得分数,比如,中考前一口气背诵3万字国学经典内容,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孝经》《易经》等,获得15分中考积累分数,一口气背诵2万字以下国学经典内容,获得10分中考分数积累;
……
平日既定作业完成、活动任务完成积累分数:
比如,每天复述一篇文章,中考获得10分积累,高考获得10分积累
每天写一篇300字左右随笔,中考获得10分积累,高考获得10分积累
每周读一本书,中考获得10分积累,高考获得10分积累
……
每个学生达到既定目标能力是老师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开学时候每个学生知道本学期既定素养能力目标,比如,本学期背诵5000字国学经典内容可以获得10分本学期成绩积累,学校和老师鼓励和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既定目标素养能力是学校和老师平日的一项重要工作 。
个人对于语文学习的浅薄认识,当下,语文学习浪费了很多时间,语言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大声诵读、背诵积累、阅读积累、写作积累形成本能的输出,如果缺少了上述四项,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刷题、琢磨精微的偏题怪题,就相当于更多时间用在了输出,输入的时间相对被挤压,并且不利于语言素养、文学素养培养,不利于学习兴趣培养,更多孩子容易厌学,缺乏对语文学习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乐趣,语文学习从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来说考试时候不适合出偏题怪题,这样孩子们的语言素养、文学素养没有培养出来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
- 怎样让孩子主动去学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 怎样防止车钥匙锁在车里
- 怎样喂养蝎子 蝎子喂什么饲养
- ps缓存怎么清理暂存盘
- 额头长痘痘是什么原因怎么调理
- 不被理解的心酸句子 太多的心酸和不被理解
- 初生婴儿怎样避免得感冒
- 出车祸怎么赔偿 出车祸怎样赔偿
- 哲理个性签名很短的句子
- 怎样快速去除痘印? 如何快速去除痘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