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听的


夜书所见的书什么意思(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听的)
一】课堂笔记
【二】教案

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听的

文章插图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
〖三〗教学设计
一、作者介绍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二、教材分析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景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
三、诵读古诗,探究初成 。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
2.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
4.检查交流情况 。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