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西湖古墓 广西富川古墓


贺州新闻网(本网记者 白战德)目前在贺州出土的青铜戈长约十公分,只遗留下来戈头,长柄早已在漫长的几千个春秋中被侵蚀殆尽 。在古代军队中,戈是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必备兵器,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周朝,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青铜戈最终被由戈演化而来的铁“戟”所取代 。
戈由戈头、戈柲(即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柲顶端捆扎戈头)和戈柲下端的鐏组成 。戈头一般由援、内(na)、胡、阑组成 。“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有纳入之意,是戈尾部横向伸出的部分,呈榫状;“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 。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称阑 。内与胡上有穿(即孔眼),可以穿系皮条将戈头捆扎在柲上,保证戈头不至于在实战中脱落 。

富顺西湖古墓 广西富川古墓

文章插图

富顺西湖古墓 广西富川古墓

文章插图
富川汉墓出土的青铜戈 。
据富川县文体局文管所所长黎家志介绍,这种青铜戈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 。
富顺西湖古墓 广西富川古墓

文章插图
【富顺西湖古墓 广西富川古墓】完整的青铜戈(网络供图)
富顺西湖古墓 广西富川古墓

文章插图
富川汉墓出土的青铜戈 。
富川在战国时期是隶属于楚地的,是楚越交界之地,具有很大的军事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展现在网友面前的这个青铜戈是在富川的汉墓中发现的 。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大军誓平岭南,其中就有一路大军经过潇贺古道 。从九疑之塞,即经萌渚岭、贺岭、姑婆山一带挥戈南下,在岭南与西瓯族人(“西瓯”是岭南桂江、浔江流域地区的古代民族,其南部及西南部居住着被称为“骆越”的民族)对峙三年以后,经潇贺古道向南推进 。很快就占领了整个西瓯,并将岭南划分为桂林郡、南海郡、象郡。而目前这个在富川汉墓中发现的青铜戈就是当时这支军队遗留下来的兵器,并最终也成为汉墓主人的陪葬品,这也是经过自治区考古专家认证过的战国时期的兵器 。这段历史也见证了潇贺古道在我国古代中军事功能的重要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