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搞L4,就活该吃灰?( 二 )


至于资金,这些年自动驾驶公司烧掉的钱丝毫不亚于造车公司 。比如上个月底刚宣布破产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 。成立于2016年的Argo AI,背靠福特和大众两大车企巨头,自2017年开始,累计获得26亿美元的融资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Argo AI
关键是这玩意光花钱不挣钱啊,连带着福特和大众殷实的家底也开始出现了亏损,于是果断放弃了Argo AI 。
而作为头部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据报道从2009年到2015年底就已经花费了11亿美元,如今的烧钱速度是大约每年10亿美元 。
那我们还能等到L4到来的那天吗?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Luminar创始人奥斯汀·拉塞尔(Austin Russell)
来源:Luminar
激光雷达巨头Luminar的创始人奥斯汀·拉塞尔(Austin Russell)认为要实现自动驾驶,先要打造出足够安全的驾驶辅助工具,而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十几年 。
“如果让我选一个(实现自动驾驶的)时间,我会猜是2035年 。”拉塞尔说 。
02
要学会以退为进
谁也没想到L4如此遥远,只不过难捱量产难的重锤,退而求其次成为最佳活下去的姿态 。
虽然市场在L4落地很难,但降纬L2或者L2+还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
宏景智驾CEO就曾告诉超电实验室,公司虽从L4起步,但很快便进行了战略调整,转移到L2/L2+的ADAS量产路径 。这并不是说放弃L4,而是依旧保持其技术的前瞻性和技术储备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宏景智驾
直白的说就是大家多知道L4落地无望,短时间内无法快速变现,实现商业化 。所以先从L2入手,来创造营收和利润,再用来发展L4 。
其实这也算一种比较讨巧的办法,毕竟坚持做L4现阶段能不能活下去还是未知数 。
文远知行算是全球成立较早、L4研发能力也不错的企业之一 。在前段时间也正式形成了L4+L2/3两条腿走路并举的模式,一边部署L4车队来获得数据促进技术迭代,另一边通过L2/3技术的大规模量产获得持续不断的现金流,支撑公司发展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文远知行
做出同样选择的并不只宏景智驾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也先后开启了Robotruck(小马智卡)和L2++自动驾驶的业务 。通过将自动驾驶卡车投入到实际商用,以及未来向车企提供高级别辅助驾驶技术的方式,来解决无人驾驶技术短期内无法商用、营收等问题 。
而与此同时,当L4技术在适当的场景实现落地之后,公司又能通过源源不断地收集真实场景数据,为技术迭代做准备,实现正向循环 。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降维做L2这件事上,资本热捧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像L4这样有挑战、有想象力和有难度的项目,的确会比起L2更容易获得青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