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搞L4,就活该吃灰?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还是挣钱要紧 。

作者|楚门
编辑|在洲
一夜之间,L4成了定时炸弹 。
行业玩家的负面新闻不断,不是CEO被罢免,就是裁员降薪,要不直接宣布倒闭和破产 。
而自动驾驶公司就像在焦虑中等待审判一样,稍不注意就难以为继 。以往建立的行业信心,在潮水般的看衰中,顷刻间坍塌,这一切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 。
L4和L5级的自动驾驶到底能不能落地?
很少有人像马斯克一样,乐观地预测很快就能实现安全无人驾驶,甚至有人断言,5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L4也只存在于一轮又一轮资本融资的噱头里 。
不过L4是真的不行了吗?
当然不是,归根到底还是企业战略的优先顺序是否正确 。
01
L4为啥难落地?
回答L4是不是资本吸金噱头这个问题前,我们得先思考一下L4落地难的问题 。目前全场景的L4并没有真正的落地实现,特别是在乘用车市场 。
按照我们的常理来看,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低级走向高级,这才符合正常的逻辑 。但现在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从L4级别的自动驾驶开始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Mobieye
这主要是因为在L3级别,人类司机仍要坐在车内并保持注意力,以备在突发情况下随时接管车辆 。简单来说就是L3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既可以使用自动驾驶又需要人类驾驶员保持注意力 。
这算哪门子自动驾驶?所以不少自动驾驶企业聚焦L4 。
按照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等级划分,自动驾驶有L0-L5级六个级别 。
其中L0就是早些年我们开的常规汽车,没有任何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完全由人类驾驶和控制汽车 。
L1和L2级别则可以实现辅助驾驶和简单的部分自动驾驶,比如现在车辆标配的车道保持和定速巡航功能,这个阶段人依然是操作车辆的主体 。
到了L3-L4级别,就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了,可以在一些自动驾驶运行设计范围(ODD)内实现车内全无人驾驶 。
只有到了L5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全自动无人驾驶,但我们都知道从0到99容易,从99到100则要难得多 。如果说L5是100,那L4就是99.99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Ibeo
而L4的量产喊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实质进展 。反倒是行业头部玩家接连倒闭,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技术限制,无法保证绝对安全与实现;钱不够花,无法支撑技术落地;以及法规政策 。
技术难题不必多说了,自动驾驶技术近些年来,吸引了国内外无数优秀顶尖的研发人员加入,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自动驾驶技术和多年前并未有本质上的差别 。
事实上,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显得弥足珍贵,乔布斯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近二十年的时间,到今天iPhone已经出到了14,但平心而论,即便今天的iPhone依然能掀起抢购热潮,却再也没有像初代iPhone那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
相反底层的技术逻辑依然和当年相同,而这一切放到自动驾驶上也同样适用:自动驾驶在投入大量的研发和投资,近几年间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创新变化,更多的还是功能上的优化和升级,且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有质的飞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