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搞L4,就活该吃灰?( 三 )


只不过这资本的青睐也有终点的,参见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鼻祖Mobileye的骨折上市 。此前英特尔对Mobileye的估值高达500亿美元,但自从开始申请IPO之时,Mobileye的市值就在疯狂跳水,从500亿美元降到300亿美元,最终定格在上市时的167亿美元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Mobileye
特斯拉和国内新势力的成功,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L2级别的辅助驾驶,带着传统车企对L2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加之Nvidia的orin和地平线J5高算力芯片的上市,为量产L2自动驾驶提供了更多可能 。
那么L4自动驾驶公司下探L2前装量产就一定能行吗?
L4自动驾驶公司下探L2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算法方面,L4公司的算法能力自然要比L2更强,毕竟L4的场景要比L2的场景复杂得多 。
此外,L4公司的数据闭环能力也不容小觑,L4的复杂场景,要求其要更好地利用数据闭环,挖掘长尾场景,迭代算法能力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轻舟智航
轻舟智航CTO侯聪认为,“L4公司在数据闭环和数据链路上投入的资源更多一些,而L2公司则较少,这是L4公司的优势 。轻舟打造的仿真系统,对于数据的使用则更加高效,可以更多地‘榨取’数据价值 。”
而在性能方面,L4系统的架构相比于传统的L2架构,更能适应城区的复杂工况 。
元戎启行CEO周光曾表示,把L4软件系统放到 L2的硬件里面,最大的好处是L4架构的性能天花板和L2的不一样,主机厂能够以一套L2的硬件成本,让用户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加优质的服务 。
03
能落地,但需要时间
自动驾驶现阶段仍然只是一门生意,只有活下来,才能谈理想 。所以不论是高举高打从L4入手,还是按部就班从L2到L3,其本质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
肉眼可见的是到了2022年,投资人对自动驾驶的热情开始消退了 。四年前,Alphabet的子公司自动驾驶公司Waymo 的市值为1750亿美元 。而在最新的一轮融资中,Waymo的估值仅为300亿美元 。四年的时间,缩水了近6倍 。

只搞L4,就活该吃灰?

文章插图
来源:Waymo
那自动驾驶的下一步要怎么走?
可以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由中美两国领衔,相比国外接二连三倒闭破产的自动驾驶企业,国内L4公司们还能继续经营,并获得资本的青睐,究其原因还是选择了和国外死磕L4不一样的路径 。
国内的多数L4公司都像小马智行一样,及时转型将技术下放落地,或者是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更容易落地的场景,如环卫、港口、物流等方向,有实现商业化的希望才能活得下去 。
除了从 L4 降维做 L2 ,现在主流的自动驾驶公司也终于不再死盯着乘用车市场,开始向Robotruck、Robobus等线路更加固定的场景转移 。
只能说Robotruck、Robobus比L4做L2还讨巧,今年7月份,小马智卡和三一重工成立合资公司一骥智卡,开展L4自动驾驶卡车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双方将共同打造高端自动驾驶重卡品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