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有哪些山峰 江西龙虎山风水


在宋代期间,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 。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宋代新建的宫、观、院近20座 。其中,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 。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 。1107年至1110年间的灵宝观 。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间的逍遥观 。1208年至1224年间的金仙观等 。另外,宋代还建有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和天乐道院等 。在这个时期,龙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张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后嗣 。从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开始,每代天师都曾被诏面圣,并被赐予“先生”称号 。

龙虎山有哪些山峰 江西龙虎山风水

文章插图

其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最得朝廷恩宠 。在1104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张继先与宋徽宗相谈甚欢,于是宋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张继先回到了龙虎山 。这次面圣,张继先的父亲和兄长全都被赐予了爵位 。而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被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 。这些都表现出当时宋王朝对龙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视 。
后嗣 是后代子孙的意思,也含有继承人的意思 。在古代,后嗣是获得继承权的一个标准 。在道教天师道中,历代天师都需要是创教祖师张道陵的后嗣 。
玄教 是道教正一道的一个支派,由元朝张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在北京形成的一个道派 。当时元朝皇帝邀请张宗演来大都,并请其留京传教,其弟子张留留在京城,受到皇帝的恩宠,受封“玄教大宗师”,因此玄教自成一派,但仍遥奉龙虎山正一道张天师为教主,玄教主要传播范围在江南 。明朝以后,玄教解体,重新归入正一道 。
龙虎山有哪些山峰 江西龙虎山风水

文章插图

正是因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龙虎山便成为与江苏茅山和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 。后来经过200年至元代,龙虎山的正一道便跃居成为了三山符箓之首 。此时,龙虎山正一道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龙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时期,掌教的是张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后嗣 。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起,每代天师均被元王朝封为天师或真人,让他们主领江南道教 。至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时,朝廷更封他为正一教主,让他主领三山符箓 。也正是因此,龙虎山道教成为了诸符箓派之首 。
在这期间,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 。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输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来主领江南广大地区的道教事务 。
龙虎山有哪些山峰 江西龙虎山风水

文章插图

道士 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 。道士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从而在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 。道士之称始于汉朝,当时意同方士 。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称乾道,女道士则相应地称坤道 。黄冠专指男道士时,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女冠 。例如,张留孙,又称张宗师,是张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的道教都提点之职 。剩下的道士则留在了龙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务 。其中也不乏杰出的道士 。李宗老,达观院道士,是著名玄教道士吴全节的老师 。在1264年至1294年间被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主持本山上清宫 。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为之作叙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