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 , 新的问题又来了 。 许礼进说 , 当年中国还不具备自己制造机器人的条件 , 那就得买!汽车企业进口国外的机器人高端装备 , 来自比如库卡、ABB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 。 虽然这改变了车间生产条件 , 但驾驭这些高端装备所必须的能力和财力 , 却不容小觑 。 “若生产现场的机器人出现故障 , 请求国外工程师技术支持 , 不仅价格高昂 , 更耽误生产周期 。 ”
“从国外买来的设备 , 却遭遇了售后服务的瓶颈 , 这触发了我想自主研发机器人的想法 , ”许礼进讲述埃夫特的诞生由来 。
许礼进的一个深切感触是 ,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 如果中国不掌握核心技术 , 就永远受制于国外 。 ”买来先进的设备 , 只能解决一时之急 ,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唯有先进的“武器” , 才能让中国打赢智能制造这一场“硬仗” 。
于是 , 2007年 , 埃夫特的雏形——奇瑞装备公司成立了 。 许礼进或许没有想到 , 这家脱胎于奇瑞汽车设备部下属的装备制造科的公司 , 日后会成长为中国产销规模最大的机器人领头羊企业 , 并且于2020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
基因
“端于偶然 , 却行之于必然 。 ”许礼进对采访人员说 。 伴随着公司的成立 , 公司的使命雏形也诞生了——“制造智能化装备 , 解放人类生产力” 。 许礼进带领着埃夫特 , 从此开启了机器人高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之路 。
许礼进深切体会到 , 高端装备制造 , 确实不像做鞋子、做杯子一般容易 , 不是仅仅靠借鉴就能做出来的 。 机器人产业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金量 , 但当时机器人行业 , 几乎都在国外发达国家聚集着 。
许礼进记得 , 2008年 ,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发生了公司一路走来 , 第一个关键性的节点事件 。 那一年 , 埃夫特与哈工大合作开发的第一台机器人 , 正式投入使用 , “这是我们的一个研发成果的重大突破 , ”许礼进告诉采访人员 。 那是一台重载165公斤的点焊机器人 。 在埃夫特的股票代码“688165”里 , 后三位数字“165” , 正是埃夫特为了致敬这款机器人而特意选定的 。
那之后 , 埃夫特实现了在汽车行业应用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工作站、第一条点焊机器人生产线的最初的梦想 , 但公司依然是背靠奇瑞这颗大树乘凉的孩子 , 不仅在公司性质上 , 是奇瑞的全资子公司 , 而且生产的机器人产品 , 多数供应给了奇瑞的汽车生产线 。
“2013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 ”许礼进说 , 他认为这是继2008年之后 , 公司第二个关键性的节点时刻 。 那一年 , 为寻解难题而苦闷的许礼进 , 无意间听到 , 卫浴企业老板吐槽喷釉环节高薪都招不到人之后 , 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从此 , 埃夫特开始逐步走出汽车行业 , 将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卫浴、陶瓷、家电、3C电子、家具等细分行业 , 并取得了市场拓展的阶段性的成功 。
两年后 , 埃夫特迎来了第三个关键性的节点 。 “2015年 , 在后续细分市场开拓过程中 , 我明显感觉到技术上的短板 。 必须引‘智’、必须出‘洋’ 。 ”许礼进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提升技术能力 , 埃夫特践行“自主创新+海外并购”双轮驱动战略 。 2014年之后 , 埃夫特先后并购意大利CMA机器人、EVOLUT、ROBOX等 。 “先后并购的四家欧洲企业 , 都能够和埃夫特形成深度互补 , 真正的补短板、强能力 。 ”许礼进对采访人员说 , 埃夫特切切实实拿到 , 并消化吸掉了国外的技术 , 不仅守住了中国市场 , 更借力国产化智能装备的超高性价比 , 抢到了欧洲甚至全球的市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