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岔路口风水 门口对三岔路口风水(13)


他虽然不甚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便抱着一线希望前去赶考 。考试完了 ,一张出榜来,他却名列劣等 。他便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路过萧寺 ,便到寺里休息 。有位老僧捧茶上来,说了一声“解元请茶!”张冀忽然记起人家送给他的几句话,便问老僧这是什么地方?老僧说:“此地叫绿水湾 。”他一想,这与人家送给他的话暗暗符合 。可是分明自己没有考中,为什么老僧却称他“解元”呢 。于是他决心更加努力,一定要争取考中解元 。一直到嘉靖三十七年,他果然考中了解元 。他才明白这几句话的意思 。“成不成”是“戊”字,“平不平”是“午”字,嘉靖三十七年恰恰是戊午年,这几句话说他是“戊午解元” 。
109.李时珍采药问路
李时珍带着新收的徒弟庞显,进山采药,不避艰辛、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 。一天,来到松杉参天的深山之中 。师徒二人觉得饥肠辘辘,要寻一个吃饭的地方 。前边是个三岔路口,不知哪个方向才有较近的村落 。正巧,看见一位白发老人,拄着拐杖,从对面走来 。庞显赶忙上前施礼问路,并说明是随师父李时珍进山采药来的 。老人听了爽朗地笑道:“原来是李郎中到了,久仰大名,不期有缘幸会,小老儿现有一诗求教 。”随即吟道:
老汉首如霜,龟峰眺武昌,
万物入梦时,酸甜苦辣香 。
重阳花满枝,湘子谱乐章,
昭君出塞去,低头思故乡 。
李时珍抱拳答曰:“此诗含八味药材,乃是白头翁、望江南、全蝎、五味子、野菊、神曲、王不留行、淮熟地是也 。”老者笑曰:“果然不错!”随即用拐杖在地上写了一个“主”字,悠然而去 。庞显看了半天,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李时珍说:“往左!”庞显还不明白,李时珍说:“老人写这个\'主’字,是\'往’字的左边,故而是告诉我们往左去,便有村庄了 。”庞显拍了拍脑门儿说:“咳,原来如此!”
110.破哑谜解缙出歧路
解缙是明朝永乐年间翰林大学士,江西吉水人 。他聪明好学,足智多谋,在当地名声很大 。一天,解缙和两位堂兄去青原山佛堂宝殿拜佛 。因为三人都是第一次去,只好边问路边走 。一路上,他们过田野,穿山涧,涉小溪,翻崇岭,饱览春色美景,畅谈赏心乐事 。当他们走出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来到山坡平坝的三叉路口时,只见路口中间长着棵驼背松树,树下立了一块石头,上面没有一个字,左、中、右三条路都是一样的宽,每一条都伸向深山老林 。这里上不着店,下不着村,又不见行人 。他们不知应走哪条路,急得团团转 。正在这时,从中间那条路上走来一位荷锄背篓的采药老翁 。解缙急忙迎上去,向老人作揖,恭恭敬敬地问:“请问老翁,往青原山佛堂走哪条路?”老翁见解缙眉清目秀,矮墩墩,穿一身长衫,说话文诌诌,吉水口音,便反问道:“公子可是解缙?”解缙点头说是,老翁也只是点点头,但并未回答应走哪条路,后来又默默地走到三叉路口的石头后面蹲着,把头向石头上伸一下,摊开左手掌举了举,又走到驼背树下向左转了两圈,回到石旁坐了一下,随即顺着解缙他们的来路走去 。两位堂兄见此情景,急得直跺脚 。解缙却笑着说:“老翁已经给我们指了路 ,不过他没有直说,而是打了个哑谜考我们 。”“何以见得?”两位堂兄又惊又喜,异口同声问 。
解缙说:“石头出头是什么字?”“右字 。”二位堂哥回答说 。解缙又说:“老翁不仅告诉了我们走右边那条路,还告诉我们走五里后,在有树的地方朝左拐两个弯,就到了 。”两位堂兄回忆老翁的那些动作,觉得解缙所说有理,并说这位老翁真有他的,我们不妨试试 。遵照老翁指示的路线,他们顺利地走到了青原山,拜谒了佛堂宝殿 。下午,那位采药的老翁也到这里朝佛 。他一见解缙,就笑呵呵地迎上去,说:“你不愧是吉水才子 。”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解缙由衷地说:“还得谢谢您那构思精巧的哑谜,否则我们现在都不知能否到这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