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唐寅画扇
明朝时,宁王朱宸濠为伺机谋反而广泛网罗人才,聘唐伯虎到幕府 。唐伯虎当时因蒙受会试案不白之冤,断绝了仕途之路,又不知道宁王的图谋,只希望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于是到了南昌宁王府 。宁王把他安置在阳春书院 。不久,唐伯虎发现了宁王的野心,便终日以诗酒自娱,佯狂佯醉,寻机走出虎口 。宁王府中还招了一帮无赖之徒,其中有弟兄俩,一个李自然,一个李自芳,仗着朱宸濠之势力横行霸道 。
有一天,李自然和李自芳找到了唐伯虎的起居处阳春书院,和唐伯虎纠缠了一阵后,从袖笼内摸出一把白面扇说:“久闻解元公之名,今天烦请大笔一挥,画张扇面吧 。”唐伯虎真想把这两个恶奴轰出去 ,但为能脱离虎口,便强忍着与他们周旋 。当下唐伯虎调好丹青,在扇面上画了一株丹桂 。李自然假充斯文奉承道:“唐先生真乃神笔,我辈好像闻到了扇面上的桂花香 。”李自芳也在一旁凑趣说:“真的好香啊!”唐伯虎看他们那副嘴脸,灵机一动,便在桂花边画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 。两个蠢材那知其中机关,千恩万谢地拿走了 。原来这是唐伯虎作的一则画谜,隐含四个字:“ 横行乡(香)里 。”暗示两无赖像青壳蟹那样横行霸道 。
117.于谦考书童
明朝政治家、诗人于谦有个书童,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 。于谦很喜欢他,也想培养他,所以经常给他指定书目叫他读 。
一天,于谦得闲暇,想考考书童,便挥笔写了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好后,命书童按诗中所写去买东西 。书童拿着单子,边走边想,走着走着又回来了,原来他走了一圈也没想出谜底 。于谦鼓励他,让他再想想,明天去买也不迟 。书童想了一夜,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到街上买回一块磨刀石,一斤铁钉,一斤麦子和十斤黄豆 。于谦看了,笑着说:“不对,不对!说说你为什么买这几样东西 。”书童说:“磨刀石不是\'千锤万凿出深山’吗?铁钉不是\'烈火焚烧若等闲’吗?麦子磨成面粉,不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吗?豆子做成豆腐,不是\'要留清白在人间’吗?怎么不对?”于谦说:“看来你是动脑子了,你说的也有点道理,但是我是叫你买一样东西 。再想想看,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去买 。”书童又冥思苦想了一天,终于想了出来——石灰,他高高兴兴地上街买了回来,交给于谦 。于谦一看,十分高兴地说:“对,对!就是要勤学苦练,多动脑筋,才会有大的进步 。”这首诗就是于谦的名诗《石灰吟》 。
118.祝枝山续春联
大年三十夜,大家都在家中吃年夜饭,街上冷冷清清 。江南才子祝枝山却早早吃完晚饭,叫书童带上笔砚,上街闲逛去了 。来到人称“两头蛇”家门口,只见门上刚贴上一幅大红的春联纸,还没有写字 。祝枝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提起笔来就在纸上刷刷刷写下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下联是 :“夫人分娩妖孽不是好儿好女
” 。写完后,上上下下欣赏了一番,字写得铁划银钩,龙飞凤舞,心中十分满意 。接着,又堂而皇之地写上落款:“姑苏祝枝山题” 。
主仆二人相对一笑,就转到别处玩耍去了 。这“两头蛇”是什么人?原来是苏州城里的恶讼师 。他专门替有钱人家包打官司,欺压穷苦百姓,心狠手辣,奸刁刻薄,所以大家都叫他“两头蛇” 。祝枝山早就想煞煞他的威风,替百姓们出口气了 。
“两头蛇”年夜饭吃得醉醺醺的,正跌跌撞撞地想要出来写春联,早有家人来报,说大门上祝枝山已经题了一副对联 。
- 阳过能接种第二剂加强针吗 打了第三针为何还需要打第四针
- 麻辣烫六块钱13次 6块钱的麻辣烫13次
- 新生儿推荐奶粉 新生儿奶粉量
- 更年期经常吃的三样食物 更年期吃什么好得快
- 三尺青锋出自哪里 三尺青锋指的是什么
- 天地人三才是什么 天地人三才是指什么
- 天涯明月刀ol五毒吧
- 白芨粉的作用和功效 白芨粉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 三国全面战争秘籍大全及使用方法介绍
- 三合风水与玄空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