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品牌“翻车”在2021( 三 )
其中 , 新式茶饮是重灾区 。
2021年2月 , 1点点、茶百道、coco都可、7分甜等茶饮店 , 被上海市风险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出均存在后厨杂乱、制作台脏乱、原材料无标识等问题 。
5月 , 蜜雪冰城被曝武汉、济南、郑州等多个门店存在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 , 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 , 柠檬表皮不清洗等问题 。
8月 , 上市仅仅一个月的“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 , 被媒体报道北京两家门店存在蟑螂乱爬、腐烂水果继续用、产品标签随意更换、手套不戴、抹布不洗等食品安全问题 。
9月底 , 有微博博主发布了其暗访茶百道位于不同城市的4家门店的视频 , 视频显示 , 茶百道门店存在使用过期原材料、更改有效期、以冷冻果汁替代新鲜水果以及包装杯布满污渍、芒果放在垃圾桶等卫生安全隐患 。

文章图片
图5/10
博主“内幕纠察局”暗访茶百道 , 发现奶茶杯包装充满污渍来源 / 微博视频截图
食品安全问题高发 , 直指连锁餐饮品牌普遍采用的加盟模式 。
“餐饮是非标行业 , 供应链提供半成品、门店进行加工 , 最终产品与门店的生产、服务和管理水平高度相关 。 ”高剑锋指出 , 加盟模式下的餐饮门店出问题 , 突出反映在管理半径太大 。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快速实现利润 , 品牌普遍大规模开放加盟 , 单个门店的管理运营稳定性、产品质量一致性就会大打折扣 , 食品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
此外 , 还有一些品牌目标不在于可持续经营 , 而是通过收加盟费“割韭菜” , 这类企业更没有管理可言 , 暴雷更普遍 。
如果说上述茶饮品牌“翻车” , 还可以解释为加盟模式的弊病 , 但自称在中国大陆市场不对外开放加盟的星巴克 , 在2021年底被曝光门店多次使用过期食材、出售开封已久的样品糕点等问题 , 就不好理解了 。
在媒体报道中 , 星巴克员工向卧底的采访人员解释“为何不及时报废过期食材”时表示 , “公司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 , 如果食材成本花费太高 , 这些数据会不好看” 。 也就是说 , 星巴克“店长负责制”的利润导向暴露了短板 。

文章图片
图6/10
新京报采访人员卧底星巴克一门店 , 发现店内使用过期原材料来源 / 新京报视频截图
遗憾的是 , 即便省去了现场制作环节 , 从供应链直接把半成品或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 食品安全隐患依然难以避免 。 主攻线上渠道的电商零食、食品 , 也难逃“翻车” 。
双11过后不久 , 螺蛳粉品牌“好欢螺”被曝料包中出现虫卵 。 事后 , 品牌方两次发布声明 , 但并非致歉 , 而是强调涉事批次产品未发现异常 , 并“硬气”地表示将针对事件进行核查 , “若幕后存在推动 , 将依法维权” 。
在此之前 , 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也被曝存在变质、发霉等情况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零食品牌 , 都有超1000条投诉 , 内容大多与食品中有异物、异味等质量问题有关 。

文章图片
图7/10
消费者针对三只松鼠的投诉来源 / 黑猫投诉平台
由于产品或配料众多 , 供应链分散 , 这些食品普遍采用代工模式生产 , 品牌则主攻渠道和营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