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
二、非法集资的特点有哪些?

文章插图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 。
非法性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
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信息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
【非法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 集资诈骗罪法条规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社会性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三、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
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引诱群众上当受骗,达到非法集资目的,通常采取以下手段骗取群众信任 。
装点公司门面,营造实力假象
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貌似合法,实则没有金融资质 。这些公司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或宣传国资背景,或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甚至央视进行包装宣传,或在高档场所(如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会、知识讲座,邀请名人、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欺骗性更强 。
编造投资项目,打消群众疑虑
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民间借贷、房地产销售、原始股发行、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财富管理、金融互助理财、海外上市、私募股权等形形色色的理财项目,并且承诺有担保、可回购、低风险、高回报等 。
混淆投资概念,常人难以判断
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成上市,把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混淆是在纳斯达克上市;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 。
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致富”神话
高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 。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
四、如何规避非法集资陷阱?
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理性,不要侥幸
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要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要稳健,不要冒险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冒险投资!
要警惕,不要盲目
“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个心眼儿,绝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随大流”投资!
检察官提示?
非法集资可能会涉及以下罪名:
0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我国《刑法》第176条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 民诉非法证据排除情形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使用范围
- 认定集资诈骗罪需要留心什么
- 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怎样的的
- 非法采砂罪名 非法采砂会定罪吗
-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如何处罚
- 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 信用证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 关于审理合同诈骗罪解释
- 盗窃罪 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贪污罪与盗窃罪
- 诈骗罪多少金额算数额较大 诈骗罪数额能否累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