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切切 人言藉藉怎么读( 五 )



人言切切 人言藉藉怎么读

文章插图
在这个时刻,我们对鲁迅有什么新认识?在今年举办的鲁迅诞辰140周年上海作协文艺会堂座谈会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谈到了鲁迅的自信,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讲到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对自己文学成就的秉笔直书,称“五四”前后鲁迅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在纪念鲁迅兼《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新书发布活动上,学者刘春勇认为,鲁迅成为小说家实属偶然,且受到梁启超小说与“群治”观念的影响极大,他将小说视为启蒙的工具,可用来唤醒国民觉悟 。投身文艺活动失败后,鲁迅虽对启蒙抱以冷的态度,却绝不抹杀砸坏铁屋的希望,因而才会应了朋友们的嘱托,为《新青年》撰“小说模样的文章”十余篇,集为《呐喊》 。

人言切切 人言藉藉怎么读

文章插图
2021年也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逝世140年与诞辰200周年 。对陀氏的诸多纪念活动探讨的问题包括了他如何经历苦难人生并由此出现思想转变 。目前中文世界出版的陀氏传记包括:美国作家、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荣休教授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与他的时代》,国内学者参考较多的、俄罗斯作家谢列兹涅夫所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美国斯拉夫学者斯洛尼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以及陀氏夫人所写的日记和回忆录等 。今年引进的德国学者安德里亚斯·古斯基撰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也值得关注,书中的德国视点相对新颖,更侧重对于陀氏哲学和思想史层面的理解,分析了康德、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对他的影响 。
弗兰克在其陀氏传记中指出,1849-1954年的苦役营四年刑期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了之后写作的重要主题,也让他成为了一个能够将生活磨砺转变为真正的悲剧艺术的作家 。正如学者刘文飞所言,纪念陀氏的意义在于,在许多同时代的作家中,他可能是以文学介入人的内心最深的人,阅读陀氏会让人更加了解人的复杂性 。古斯基在传记中分析《地下室手记》时也提到,陀氏将人分成两类——一类是知足常乐的人,也就是普通的人;另一类是“地下室人”,是怀疑一切的人 。只有像“地下室人”一样在面对世界时秉持着怀疑精神和否定精神,人才有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更完满地实现自己的个性 。

人言切切 人言藉藉怎么读

文章插图
法国作家福楼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诞生于同年,今年也是福楼拜的200周年诞辰 。米兰·昆德拉曾称福楼拜的作品高高矗立于“后巴尔扎克时代”之后,他以“唤出力”形容福楼拜描绘外部现实的才华与功力 。福楼拜重视细节,着力感官描写,把握住了客体世界表面的独特性——这正是19世纪下半叶史诗散文中的巨大发展 。止庵评价《包法利夫人》终结了浪漫主义,完成了现实主义,今年对福楼拜的纪念活动也主要围绕重读《包法利夫人》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包法利夫人》制造了新词“包法利夫人症”,用以形容陷入浪漫幻想中的人,而这一“症状”在文学阅读中影响深远,《现代性的性别》中就有专门以包法利式的女性读者和女性粉丝为案例的分析,她们被当做“包法利夫人症”的受害者,即无法控制我的、出于自恋的、极度功利主义的女性消费者 。
2021年亦是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诞辰100周年 。他的小说《索拉里斯星》曾被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和美国导演索德伯格先后搬上银幕,《未来学大会》也被改编为电影 。在莱姆诞辰百年之际,译林出版社推出了其系列作品,包括《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惨败》《无敌号》等六部小说,果麦也出版了莱姆的《机器人大师》全两册 。在纪念莱姆的活动中,学者汤惟杰提出,莱姆并不赞同“实用主义”和“技术至上主义”,而现在中文语境内大众对包括他在内的科幻作品提炼的要点往往都有技术至上主义的倾向,这与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境遇有关 。从晚清到近代的幻想小说体现出的是“救亡图存”信念下的“缺啥补啥”,“我们觉得船不够坚、炮不够利,所以在这些方面特别强调,而种强调和幻想背后是服务于非常焦虑的民族国家的 。”此观点也与学者贾立元(科幻写作笔名:飞氘)在今年出版的著作《“现代”与“未知”》中的分析——晚清科幻小说中那些有意思的发明,不仅仅是天外飞仙般的技术应用,而更有其隐喻性质,象征着知识分子在忧患中革新造人的尝试——有相通之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