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那些架空历史的片面批评往往都是带有恶意的 。
文 | 华商韬略 小 新
最近,网络上有人宣称伊利、蒙牛“操纵乳业标准”,引起了一场全民大讨论 。
事实真的如此么?带着疑问,华商韬略实地探访伊利,试图一探究竟 。
【1】
曾几何时,对中国人来说,喝牛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奶牛12万头、奶山羊17万只,年产奶量21.7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0.4千克,平均一个人一年还不到两盒 。

文章插图
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乳业一直处于匮乏期 。
绝大多数省份,由于远离牧场和奶源,牛奶属于奢侈品,需要凭票供应 。
当时,牛奶加工使用的是巴氏杀菌技术,保质期通常在4-6天 。
奶源产地与人口分布不均衡,加之冷链运输等物流条件所限,仅有巴氏奶,想让中国人都喝上奶,是远远不够的 。
由于保质期的问题,南方各省几乎很难喝到牛奶,他们的乳制品消费选择大部分是乳粉和干奶片 。
直到1999年,伊利集团正式组建液态奶事业部,国内首家规模化引入现代化液态奶生产线(常温奶),将牛奶保质期延长到6-9个月,南方人喝奶难的问题才真正得到改善 。
伊利对超高温灭菌技术的引进与规模化应用,在中国乳业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让南方诸省以及没有冷链条件的城镇农村也可以喝上牛奶,让牛奶从高级营养品,真正意义上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
在那以后,中国液态奶开始高速发展 。数据显示:由于技术限制,1995年,中国干乳制品与液态奶产量比是1比1,到2004年,这一比例达到1比5.6 。
同时,常温奶开始迅速占领市场 。农业部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常温奶和巴氏奶占液体乳比例,分别是21%和60%,到2004年变成了66.7%和18.1% 。
到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236.2万吨,是1949年的149倍,人均奶类占有量由1949年的0.4公斤提高到25.9公斤 。

文章插图
这是中国乳业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 。2001年我国奶类总产量和牛奶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2004年双双突破2000万吨,2006年、2008年先后突破3000万吨,6年突破三个千万吨级台阶 。
可以说,伊利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饮奶史 。
【2】
2010年,乳业国标出台时,一种观点认为是伊利和蒙牛操控修改国家标准,导致中国生乳标准大幅倒退 。
【蒙牛和伊利怎么了 蒙牛伊利事件是什么】从国家标准制定规范和当时的媒体报道看,中国生乳标准在初稿起草环节,70多位专家中有9位来自企业,包括三元、蒙牛、伊利、光明、雅培、美赞臣、达能、湖南亚华等,但从最关键的审评阶段开始,所有企业是不允许参与的 。因此,两家企业根本不可能操控国家标准 。
从企业利益角度看,中国生乳标准针对的是上游原料乳,尤其是奶农 。国家标准只是一个行业的最低强制标准,对自身标准要求远高于国标的头部企业来说,基本不构成门槛,它们也没有理由去操纵降低国家标准 。
如今看来,正是10年前,生乳标准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乳业,才有了中国乳业后来的发展壮大 。
抛开当时历史背景并将此强行与伊利、蒙牛关联,真不知道是因为蠢,还是另有所图?
事实上,即便2010年中国生乳标准下降了,从全球横向对比来看,中国的标准仍旧不低 。
- 多肉元宝有几个品种 多肉元宝和子宝区别
- 淘宝店铺优惠券和商品优惠券能同时使用吗
- 飞耳泰迪什么样 飞耳泰迪和泰迪的区别
- 巴西龟可以和金鱼一起养吗
- 2021年属鼠人和属牛的怀孕生子好
- 84t轮胎和84h轮胎的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 手相解读你和同事的关系好不好
- 黄鳝的做法和功效
- 黄金虎皮兰和金边虎皮兰哪个好养 黄金虎皮兰怎么养才黄
- e级车和d级车区别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