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黄鳝养殖技术分析

稻田养殖黄鳝互生互利,既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也能收获了一定数量的黄鳝,增产增收,下来看稻田黄鳝养殖技术 。

稻田黄鳝养殖技术分析

文章插图
一,稻田黄鳝养殖技术
1、稻田整理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有机质较多的粘土稻田放养,面积可大可小 。沿田埂开一条宽80厘米、深25~40厘米的小沟 。用厚地膜围住田埂的内侧,再糊上5厘米厚的泥巴(防止老化),或者用高50厘米的水泥瓦衔接围砌,下部插入硬土质部与地面垂直 。田埂应高出水面40厘米以上,防止黄鳝钻洞逃走或跃出稻田 。稻田两端安装两个水管,平时用塞子塞住,供进、排水用 。进、排水时,水管应用纱布罩住 。整好田后,每亩施复合肥12公斤,有条件的可多施农家肥作水稻基肥 。粗、细耕后,要求田面平整,高低相差不超过3.3厘米 。
2、抛秧放鳝
平地后,气温稳定通过15℃时即可抛秧,每667米2抛2万株左右 。过4~5天秧苗返青后,便可放入鳝种 。鳝种可以是自己捕获的,也可以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小黄鳝 。规格要求:每公斤30~50条 。规格过小,成活率低 。放养密度:每米2放养10~15条 。放养前,用浓度3%~4%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进行消毒和消除鳝体上的寄生虫 。
3、饲养管理
(1)投饵 。饲饵以切碎的动物内脏、蚌肉、蝇蛆、蚯蚓和小蝌蚪为主,也可以投入一些糠麸等植物性饵料 。主要投在围沟内 。投饵量占黄鳝体重的3%~5%,并随体重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 。每10天抽样称量一次 。一日量分2~3次投喂 。次日捞出吃剩的食物,以免腐烂败坏水质 。晒田和露田期间应减少投饵量 。9月份以后可慢慢减少投饵至停止 。
(2)鳝病防治 。由于稻田饲养密度小,黄鳝的抗病力较强,只要管理得当,几乎不会得病 。发现死鳝及时捞出处理;发现细菌性疾病可用1×10-6的漂白粉液消毒;发现寄生虫病可用90%晶体敌百虫0.4~0.5×10-6泼洒杀灭 。
4、田间管理
(1)水深 。主要依水稻生长并兼顾黄鳝的生活习性而定 。返青、分蘖期水深保持在6~10厘米,分蘖末期晒田一次,尔后又保持6~10厘米 。孕穗之前轻微晒田一次 。蜡熟期,灌水与露田交替进行,围沟内始终保持水深15厘米以上 。
(2)二晚种植 。在早稻收割后及时注入深水轻耕 。从抛秧到分蘖末期均要保持水深8~10厘米 。可以在围沟内种一些水芋等供黄鳝栖息遮荫,也可以保持流水降低水温 。养鳝田杂草很少,不必使用化学除草剂 。
(3)病虫害防治 。由于黄鳝能吞食小昆虫,水稻病虫害很少,也可喷洒少量叶蝉散乳剂,防止稻飞蛾 。
5、越冬保护
晚稻成熟后把水放干,黄鳝潜入泥底后,把稻草扎好盖在上面,这样小鳝不易冻死 。此外,还要采取防鼠灭鼠措施 。元旦、春节时,天然黄鳝钻土冬眠,不易捕获,市场价格最高,可及时翻土捕捉出售 。
二,黄鳝人工配合饲料配制
1、饲料原料的选择
选用原料要本着质优价廉、货源稳定、运输方便的原则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黄鳝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 。具体来说,选择饲料原料时,可以因地制宜,例如靠近屠宰场,可以以动物内脏为主,再配加适量的饲料 。用网箱养黄鳝时,可以利用丰富价廉的小杂鱼、蚌肉作为主料,再加上适量的饲料饲喂黄鳝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和冬闲地,种植一些原料作物,如小麦、油菜等,以补充来年原料的不足,再更大程度降低饲料成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