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陵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有着东汉其他皇帝陵墓没有的奇怪之处,从风水学上来看,它违背了帝王陵墓向来坐北朝南之习俗,完全不是一片吉壤 。那么刘秀为什么会将自己的陵墓如此安排呢?

文章插图
诡异的建陵之地:门开山前房后是河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意思就是说北邙是一个风水宝地 。也正因为如此,但凡在中原建都的皇帝死后都想在入葬北邙,以福荫后人,江山永固 。其中,在北邙的东汉帝陵一共有5座,然而在这5座陵墓之中,却有一座特立独行,选址蹊跷 。其他四陵皆在邙山之阳,唯有一座坐落在邙山之阴的黄河滩上 。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认为房后有山、房前有河是大吉之地,但这座诡异的陵墓却恰恰相反,好比是房门开在山前,房后是河——南倚邙山,北临黄河 。而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

文章插图
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南顿(今项城县)令刘钦之子,在位33年,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卓著的一代中兴英主 。然而这样一位帝王的陵墓方向却面南背北,着实有些奇怪 。原陵的南面是山,北面是河,也就是所谓的“枕河蹬山”、“汉皇仰卧” 。风水之说在中国由来久矣,而自古帝王的陵墓更是极为讲求诉诸风水,从选址到朝向、建制,一一不得马虎 。可是这位东汉的开国之君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有悖于风水之说的建陵之地呢?

文章插图
关于这个问题,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刘秀有个儿子从不听话,刘秀生前早就看好了北邙是块风水宝地,于是临死前“知子莫如父”的刘秀这次来了个正话反说:故意命这个儿子把自己葬于黄河之中,这样儿子才有可能把父亲的陵寝置于邻山之颠 。谁知这个儿子此次却一反常态,哭着发誓道:“不孝儿从未聆听过父王之训,如今痛改前非,葬事定遵父嘱 。”他将父亲葬在滚滚黄河之中,说来也怪,此时河水突然咆哮着向北滚去 。灵柩落处瞬间成为一片平地,并有个陵丘拔地而起 。据说原陵虽然置于黄河滩上,但历来黄河泛滥却从未被侵害过 。当然黄河水不侵,只是因为这里的河床南高北低,河水只能流向北岸,水流越急,向北冲得越厉害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是人们因为无法解释原陵的反常现象而编织出的一厢情愿的解说 。事实上,从公元50年开始,刘秀就在北邙山与黄河之间修建自己的陵墓 。他对负责修建陵园的窦融说他的陵园要“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说建陵占地不要越过二三顷,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让雨水排出就行了 。这完全符合了现在原陵的规模和位置 。

文章插图
原陵三奇的传说:二十八宿柏和“汉皇仰卧”
然而,原陵的奇特之处远不止陵墓的独特建构这么简单 。它南依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陵区呈长方形,园内现存古柏1 500株,整个陵园郁郁苍苍,肃穆庄严 。陵前有一块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 。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 。殿前甬道两侧,原有巨柏28株,巍然挺立,排列整齐,各有名讳,象征辅佐刘秀打天下、定社稷的云台28将,俗称二十八宿柏 。
原陵的另一奇景就是“汉皇仰卧” 。每逢秋末叶落,当站在陵西300米处东望时,整个陵园看起来就像是仰卧的刘秀,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头枕黄河,脚蹬北邙 。此景中的“刘秀”身长240米,头部由陵北的古柏组成,高50米,脸部的凹凸部分分别由一些参差不齐的柏枝组成,五官和胡子清晰可见,微风吹动柏枝,“刘秀”的胡须就飘起来 。冢上的柏林构成了“刘秀”的肚子,高60米 。冢前甬道旁的两行苍柏恰似“刘秀”的两腿;汉阙山门外的柏树恰好是刘秀的两只脚 。
- 容县十大风水宝地 广西容县十大风水宝地
- 凤凰展翅风水地出什么人 凤凰展翅的风水宝地
- 风水中的金斗 金元宝风水宝地
- 伯恩精密厂厂车路线 伯恩精密厂风水宝地
- 何为风水宝地具备这几点 如何看好一块风水宝地
- 龙岩较好的风水宝地 广东普宁虎岗山是什么风水宝地
- 我想看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第五站
- 隆安县宝隆山庄 隆安风水宝地
- 广州龙脉风水宝地 德庆县风水宝地
- 风水宝地花果山打一个生肖 风水宝地除南丁打一生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