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墓地风水宝地 地下有帝陵风水吗吗( 四 )




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雍正本来打心眼里赞同康熙早年作出的陵寝制度规划 。可自从斗赢众兄弟,成为九五之尊,雍正也知道,必须要有足够的震慑力才能使众兄弟以及天下臣民信服 。这种震慑力不仅需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以雷霆手段进行残酷镇压,还包括在地下世界的神灵震慑 。因此,如何在合理的帝王墓葬规范下,为自己修建一座惊天地泣鬼神的陵寝,就成了雍正皇帝的夙愿 。


有胤祥及大清皇家堪舆师的努力,雍正终于找到了一处相当满意的风水宝地——九凤朝阳山 。


然而,就在陵寝开工之际,工部施工人员却发现此地风水虽好,但穴中之土带砂石,非常阻碍施工,且建成后易有塌方渗水事故发生 。


从陵寝万年太平的角度出发,雍正只能被迫放弃九凤朝阳山,重新寻找吉地 。


很快,在众多备选方案中,胤祥及众大臣又为雍正选出了保定泰宁山的天平峪 。他们提到新的万年吉地“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雍正本人也颇为欢喜 。


帝王墓地风水宝地 地下有帝陵风水吗吗

文章插图
▲清朝两处帝陵与北京(紫禁城)的位置关系图示 。


但早些年康熙模仿汉人定下的昭穆制度即摆在面前,如果雍正以后要躺在这儿,则势必要反对康熙定下的规矩 。雍正为此相当头疼 。他急令身边的大学士及九卿等尽快议出细节,让其能继续保持大清“孝治天下”的根本方针 。


大臣们集思广益、引经据典,很快便在众多古籍中找出一条说法:“历代帝王营建之地……唐高祖、太宗、高宗、元(玄)宗分见于今三原、醴泉、乾州、蒲城等处,其间相去远者四五百里,近亦二三百里 。”


按照他们的意思,自古帝陵的距离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只要有气运相连之处即可 。而泰宁山天平峪,虽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但它们都在京城周围,“同居畿辅,并列神州,其地实未遥远” 。


有了大臣们的背书,雍正帝遂立即拍板,择选天平峪修建泰陵 。自此以后,在京城的西边,清西陵为日后驾崩的大清帝王提供了又一处永享太平之所 。


为了不给父亲雍正添麻烦,乾隆在位期间便将康熙定下的昭穆制度做了小小的修改,即日后隔代之君共葬一陵区,以免“孝陵、景陵日远日疏,不足以展孝思而申爱慕” 。


按照乾隆的设想,在他之后的嗣皇帝们可以根据康熙订立的昭穆制度,在东、西陵间切换葬地,不致日后背弃祖宗,更不会再出现当年崇祯皇帝因昌平天寿山无余地,而需要在仓促间寻觅安身之所的亡国之象 。


帝王墓地风水宝地 地下有帝陵风水吗吗

文章插图


于是,乾隆自己的裕陵选在了清东陵,陪爷爷康熙;乾隆的儿子嘉庆则毫无选择余地,听从安排到清西陵营建昌陵,陪爷爷雍正万万年 。


04

乾隆的设想固然有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可王朝的命数并不由乾隆说了算 。


历经了嘉庆、道光两代,清朝的国力每况愈下 。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中,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日不落帝国用更为先进的武器,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从此,沉浸在盛世余晖下的大清王朝进入了千疮百孔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 。


作为此时王朝的最高决策者,道光皇帝深受打击,这是他执政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


为了让前线的大清将士们奋勇杀敌,身为皇帝的他在宫中大搞素食主义,令行节俭 。史料也称他喜欢在自己的龙袍上打补丁 。如果有哪位大臣敢在道光面前穿新衣上朝,即被视为“大不敬”,不死也得脱层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