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墓地风水宝地 地下有帝陵风水吗吗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一个月,少年皇帝顺治终于夺下了被封禁数年的皇权,成为真正的天子 。


随后,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顺治领着一队人马,踏上了亲政后的第一次狩猎之旅 。与以往不同,这次狩猎队伍里,多了几个手拿罗盘的堪舆术士 。


狩猎队伍走走停停,全然没有满清八旗狩猎活动该有的迅速与快意 。顺治带着这支队伍兜兜转转来到了距紫禁城300里开外的河北遵化丰台岭、马兰峪一带 。


原来,顺治此行名为狩猎,实则是为自己择选百年后风水吉穴,修建皇家陵园 。


帝王墓地风水宝地 地下有帝陵风水吗吗

文章插图


登临丰台岭之巅后,顺治翻身下马,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翠玉扳指取下,小心翼翼地投落山间 。


之后,当着众王公大臣的面,顺治宣布:“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扳指所落,即为佳穴,可以兴工 。”


伴随扳指的落地,丰台岭正式改名“昌瑞山”,成为日后大清帝国近300年的皇家陵园——清东陵的所在 。大清入关后的第一座帝陵——清孝陵的营建,亦随之进入筹备阶段 。


01

顺治帝亲选的丰台岭、马兰峪“吉地”,的确是当时京郊少有的风水宝地之一 。


按照风水学理论,一座好的陵寝需符合前有照山、近有案山、后有靠山的标准 。清孝陵后有燕山支脉丰台岭,前有影壁山,远处更有金星山,三者连成一线,风水极佳 。这里早在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就进入了皇家陵寝的备选方案 。


帝王墓地风水宝地 地下有帝陵风水吗吗

文章插图
▲顺治帝孝陵的风水示意图 。


只不过,丰台岭与绵亘的长城连为一线,隶属京畿外围,在明代的时候,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役 。考虑到皇帝身后的万年太平,明廷最终放弃马兰峪,选择京西的昌平天寿山 。


等到了崇祯年间,十三陵区内可用的皇帝万年福地已消耗殆尽 。为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京东的马兰峪 。


当然,崇祯无缘等到陵寝开工,便被迫在煤山上吊死 。


但这也说明了一块好地方是绝不会走宝的 。永乐、崇祯先后看中的马兰峪,最后还是成了清朝皇帝的百年安居之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


选定了合适的安居之所后,顺治并没有着急给自己盖大墓 。


那时,各地战争频发,清军入关后四处圈地 。亲政后的顺治进入了一个大刀阔斧改革的时期 。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他推翻了自多尔衮时代就一直实施的圈地陋习,要求八旗子弟向汉族人学习,辛勤耕种,自给自足 。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汉家天子,从小没读过什么书的顺治,开始像小学生一样,疯狂汲取儒家知识 。


据史料记载,顺治每天除了处理日常的军国大事外,剩余的时间都在研读儒家经典 。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他甚至取消了每天视朝的惯例,令官员以月内逢五之日再入宫商量国家大事,平常批复奏折即可 。


持续高强度的学习,让顺治几近呕血,但经过几年的恶补,他的汉文化水平已让人刮目相看 。


随后,在儒家“文教治天下”的理念指导下,顺治开始着重褒扬前明的忠孝节烈 。他数次亲祭明陵,为崇祯立碑,颂扬他的励精图治,怜悯他的施政无奈 。


顺治的自主表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满、汉之间尖锐的矛盾,为大清帝国之后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