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键点助力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三 )


跑赢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要加强配送支撑,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社会化的物流体系,通过大数据处理可以把物流整合、减少空驶、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优化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鼓励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支付信用、金融、保险、检测、认证、统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协调的发展;通过与他们签订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电商物流伙伴关系,从而使分散的物流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和电商物流效率,真正形成市场命运共同体,来促进农村电商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 。打通农村“下乡与进城”的双向快捷通道,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真正构建“场站共享、服务同网、货源集中、信息互通”的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新格局 。
人才:放弃收养,注重培养
不论是上世纪的乡镇经济发展也好,还是当下互联网大潮的电商经济也好 。人才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人才的重要性
电商是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一种经济类型,既然是互联网的产品那么它天生具有一个多变的特性,既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这就使得电商从本质上就是一个多变且快速转变的一种经济类型 。
这就对人才有了与传统乡镇经济时代的人才概念有了质的不同 。在乡镇经济时代,一个人才往往只需掌握一门较先进技术和一个较超前的思维 。然而电商的人才,不经思维要超前,对信息得把握及趋势的分析要有很强的判断力 。这样才能在电商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对县域及农村电商有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
举一个例子:国内某个村,在农村电商命题被提出前,就已经被淘宝列为“淘宝村”模式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也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可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农村电商命题被炒热后,该淘宝村就被人又一次翻出,然而随着采访人员深入采访发现,该淘宝村现如今除了以往的光环外,其实目前村内电商发展也是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最简单的就是对于电商新技术的运用,无法在短时间的内跟上,而传统中国农民死磕的精神却让他们村的电商发展几乎停滞 。
“我们也想变,也想运用新技术,但是淘宝的运用我们都是好不容易才学会的,现在要变,怎么变 。”一位在参加农淘会议的该村电商带头人这样对采访人员说道 。
其实不难看出,对于互联网产品,信息及使用技术的更新对于农村电商从业者们是一件不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对于技术的推广及信息分析,嫣然会成为农村电商发展不可绕过的一道坎 。
人才的获得不能有奢望
在当下的中国,城乡一体化虽然政府搞了很多年,但城乡差距依然巨大 。你能指望通过几个优惠政策吸引到大量优秀的人才来到乡镇从业就业吗?答案是不会的 。
目前,有许多乡镇其实对人才引进机制政策是远远要优于城市 。然而他们的人才引进依然举步维艰 。
举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如今城市买房是一个大问题,然而在上海大家几乎都知道一条买房规律就是“宁要浦东一块砖,不要浦西一套房 。”同样一个城市,人们对区域的偏见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你要让一个在城市中有稳定收入的人突然放弃城市中的一切,然后被吸引下乡,最后为当地铸就一番电商神话!你觉得可能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如果是小说、电视剧什么的我就信了 。
所以,农村电商在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务实,不要浮想联翩,没有奇迹,只有奇葩!
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在对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必须要务实 。如何务实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