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键点助力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五 )


事实的确如此,由于众多电商的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生存或跑量,但无论是跑量还是生存,对电商而言,都需要有足够的销量,这样一来,对那些做低端价格的产品就容易上手,这也就造成电商平台低档产品,甚至假货、A货的出现 。
然而,品牌的发展,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需要产品的质量作为支撑,而且需要有内涵、有故事、有文化的铸就,才可能有序的传播,才可能拥有一批忠诚的客户群 。在前不久与舟山市普陀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交流时,也印证了这一点 。就拿当地的东沙度假村民宿的品牌打造来说,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在通过制定科学有序的行业发展规划、管理细则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品牌文化的打造,来打响旅游民宿的产业带,他们在100家民宿中选择有地方代表的“海岸岛主”为龙头,进行以点带面的推广,做足“海文化” 。
由于这家“岛主”的文化背景、工作经历、经营理念都具有浓厚的地方“海文化”氛围,大到装修的风格布局,小到每个房间的物件摆放,都以细节成就完美而著称,这些点点滴滴的元素自然也成了造就品牌的捷径,同时“海岸岛主”成了当地民宿品牌的“模范生” 。让每一位访者都认识到“海文化”,去感悟“海文化”的故事,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凡是一个品牌的成功,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产品,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涵、产品的文化、传承的故事,就有可能打造一个知名的品牌 。电商品牌化对于中国制造来说,不仅是一个新的经济体,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力,所以培育一个电商的品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互联网产品不仅需要销量和爆款,更应该走向品牌化 。
从长尾效应来看,最根本的就是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 。当下的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这也给电商的B2C带来成就品牌的机会,这也是电商发展的趋势,因为电商的品牌化,不再是个体化,而是大众化,只有让所有的人都认识我们的产品文化,并且感悟到我们的品牌故事,才能使我们的品牌深入人心 。
路漫漫其修远兮 。要构筑一个具有国际性的品牌更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就必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再升级 。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欧美主流市场的白色家电销售中,中国制造的比例高达50%,可是中国品牌的比例只占3% 。由此看来,品牌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尤为重要 。要解决这一现状,一方面可以借助跨境电商打造产品品牌,另一方面,借助跨境电商构建渠道品牌 。在这一方面,阿里巴巴打造的速卖通,在经历五年的发展后,已成为俄罗斯、巴西、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的主流购物网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电商渠道的平台,也解决了中国品牌外销的难题之一 。
办法总比困难多 。那么,如何让中国制造变得更有文化、有故事、有内涵?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要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各地方政府就得在相关政策上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制度创新,真正用互联网思维去应对全球化,促进品牌的国际化 。
比方说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将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摆脱中国制造低端形象;比方说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质量标准化流程,做到源头把控、中间监督、后续追溯的质量体系;比方说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顺势而为地树立互联网化的思维观,站在全球的视角制定品牌战略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制造”才能真正成为“中国质造”,“品牌化”的“中国制造”才能给更多的企业带来“红利”,到那时,“中国质造”就不再是梦想 。“中国制造”就会真正变得有内涵、有文化、有故事、有传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