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键点助力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六 )


环境:打造电商生态环境从支付开始
支付覆盖是打开农村电商的金钥匙
想要跑赢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除了以上的那些顶层设计外,我认为,还需要让当地的村民、居民都要适应互联网化的生活,只有互联网渗透到生活中,自然电商也就会自主的衍生发展起来 。那么最容易让互联网生活渗透进生活的方式,我认为目前只有两种,一是新闻阅读;二是消费支付手段 。前者对电商似乎没有太多作用,而后者将主导消费者对电商认知 。
眼下农村电商还需要解决电子支付进村的问题 。因此,必须将发展农村电商的支付和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先打通,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目前最大的瓶颈 。只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农民纳入到配送的范围、连接到支付的终端、接入到宽带的设施体系,农村电商才算真正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 。农村电商的兴起,农村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许多村子的小卖部也成了购物的代收点,懂电子支付的小店主最受网购村民的欢迎 。
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能完成支付,坐等收货 。比如,点开手机上的支付宝软件,就能轻松地完成了购物的支付环节 。让当下“新农民”感知虽然从事农业,但过的日子和城市白领没什么区别,可以开车去自己的养殖场上班,也可以经常跑到大城市购物消费 。像这样的群体在农村会越来越庞大,特别是回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他们将是改变农村电商的主力军,让他们来带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
针对在偏远的农村,由于留守人员较多,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较低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浙江省为列,一些地方,银行卡助农服务店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进行了有机整合,农民虽然自己不太会用电子支付,但同样可以足不出村享受到电商带来的便捷 。这种多功能的服务点成功实现支付服务与电子商务的功能叠加,为村民提供小额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有网络购物、农产品网上销售等功能,在村里大学生村官等懂电脑的人的帮助下,农民也开始享受到电子支付的快捷和网上购物的便利了 。
跑赢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各地方政府要切实做好物流配送的终端及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 。首先与城市交通物流和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对城乡物流连锁超市、小件快运物流公司在税收、金融、基础措施、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并积极做好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使农村电商的速递业进一步的遍布乡村,这样一来,既为农民开壁了新的就业机会,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又能接地气的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在鲜活、易腐农产品运输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电商物流信息化技术培训,同时组建农村电商物流动态联盟,实现农村电商物流的规模化效率 。根据各地农村电商发展的实际,建立县城物流园、乡镇物流站、村级物流点的农村物流三级架构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
由农村物流站统一收货,然后将货物发送到农村物流园,再通过园区统一调配,发往全国各地,使全国各地的货物,通过农村物流园,经分理后再流转到各乡镇物流站和村级物流点,送到各用户家里 。真正实现“点对点、门到门”的精准定向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时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核心,对乡村信息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社、超市、邮政“三农”服务站、村邮站、快递网点等基层农村物流节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改造,推进农村电商物流信息终端和设备标准化,实现与县级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