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是一首什么诗 山居秋暝的意思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
2、品味诗歌的意境 。
3、增强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山居秋暝》 。
教学步骤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 。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 。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 。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 。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 。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 。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 。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杜牧)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 。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 。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 。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 。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 。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 。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 。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 。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 。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