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北京明十三陵长陵恩殿石雕螭首 。
“四象”作为方位,先秦的《礼记·曲礼》已有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后人对此解释:“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此处“左东右西”的概念与我们看地图有区别 。现在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古人的地图是倒过来的,下北上南,这样就成了“左东右西” 。风水先生将“四象”运用到地形上,以“四象”的形象及动作譬喻地形,又附会以吉凶祸福 。从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大墓青龙、白虎贝壳布局来看,四象在风水中的运用起码有6000多年的历史 。《三国志·管辂传》记载:“辂随军西行,过毋丘俭墓,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间其故,辂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 。碑言虽美,无后可守 。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 。不过二载,其应至矣 。’”这就是管辂根据四象处于四危状态,判断毋丘俭两年之内必遭灭族 。风水学的“祖师”郭璞在《葬经》中也说:“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 。故葬以左为青龙,有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 。形势反此,法当破死 。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 。”“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形应,忌夫湍流,谓之悲泣 。”从以上这两段话不难看出中国风水的最佳格局,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象格局,后有靠山,前面必要有弯环朝抱之水 。

文章插图
■位于北京西郊天寿山下的明十三陵 。
生活于天地之间的人,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人们本能地要选择、建设、创造美好的环境 。中国古代堪舆学上的“龙脉”观念对中国城市、建筑的选址、布局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在中国古建筑里用龙的形象作为建筑装饰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 。天安门华表上的蟠龙、北海的九龙壁、北京孔庙的飞龙丹陛、曲阜孔庙的云龙石柱,以及隋代赵州桥栏板上的蟠龙石雕、北魏司马金龙墓的蟠龙柱础……几乎每到一处名胜古迹,必见龙的踪影 。
在汉代以前,龙的纹饰还不为皇帝所专有,一般的贵族也可用龙纹装饰房屋居室 。西汉刘向著《新序·杂事》中“叶公好龙”的故事,就可说明这点 。东汉大将军梁冀“作阴阳殿……刻镂为青龙白虎,画以丹青云气” 。因此在那个时期的中国民间建筑装饰中,龙被广泛运用 。如在屋脊、门楣、雀替、斗拱、碑头、墙体等部位,龙之造型千姿百态,气势咄咄逼人,体现出其丰厚而温润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由汉至唐宋元,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龙饰逐渐受到皇家的限制,但仍未被皇家专有 。

文章插图
■遗留至今的龙形瓦当,显示着岁月的痕迹 。

文章插图
■西汉四神瓦当,从左至右依次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

文章插图
■战国时期,燕下都的双龙纹半瓦当(左图) 。汉代青龙纹瓦当(右图) 。
以山西太原晋祠创建于宋代的圣母殿为例 。晋祠圣母殿为木构建筑,由基座、梁柱结构体系和屋顶三部分构成,这座大殿从上至下都与龙文化息息相关:基座上栏杆下方为石雕龙头,用以排泄雨水;基座上的梁柱结构中,前下檐8根木柱上均各有一条木雕蟠龙,姿态各异,威猛生动,好似大殿的守护神,也标志了圣母殿尊贵不凡的地位;正脊两端是龙形正吻,正脊正中的脊刹下方是两个相背的龙形吻兽,正脊的正面有两对双龙戏珠的琉璃图案 。加上屋顶上的戗兽、角兽以及套在仔角梁上的套兽都体现出龙的形态,使得整个屋顶处处可见龙的形影,整座圣母殿也因龙饰的生动丰富而更加光彩照人 。
- 如何评价三纲五常 风水中的三纲四美五常
- 杨公风水二十四山兼向秘诀 二十四山天元风水秘诀
- 都江堰看风水的先生在哪里 都江堰哪里风水最好的
- 横梁压顶的风水对人会有什么影响
- 哪种风水摆件最容易招鬼
- 梁炜彬八字 风水工程师熊科皓
- 风水吉位 风水上的吉位代表什么人
- 吉星风水wx1983 看风水说的吉星是什么
- 德安风水宝地 有福之人能看出风水宝地
- 餐桌上放干花好不好 餐桌上摆放干花风水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