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梳理发现,商务部今年扶持的政策重点就是跨境进口电商 。截至目前,海关方面的政策也基本明朗,特别是今年7月海关总署公布了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后,跨境进口电商们感到“一只靴子已经落下来” 。
在此背景下,跨境进口电商的模式也发生着变化 。从最初的个人代购基础上,形成了海外买手或代购流程服务的专业代购平台,包括专业代购平台和海淘服务商 。在业内人士看来,专业代购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个人代购时品类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优化了购物流程,消费者的体验明显优化 。
自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政策出台后,又出现了自贸区/保税区跨境电商平台 。如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跨境通,宁波保税区推出了跨境购 。目前,这种由官方运营的电商平台对入驻的商家规模要求较高,目前商家较少,成交金额也不大 。
但在整个跨境进口电商行业中,占据大部分规模的依然是综合类电商平台,这一类型又可细化为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开放平台,以及如聚美优品、唯品会为代表的自营网站 。也有大量专业代购入驻开放平台,成为店中店 。
在林文斌看来,目前跨境进口电商从个人代购时代起已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期,“如今已接近尾声,市场商业模式将要起步,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 。”但在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的业内人士眼中,热闹的始终是电商终端这一头,整个供应链远未打通,跨境网购规模也没有爆发 。
“首先,还没有听说哪家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已经盈利,大家都处于前期烧钱的阶段;其次,试点这一年,大家都在折腾 。”刘智勇对采访人员坦言 。
近日,一篇题为“2014年跨境电商生存真相(进口篇)”的帖子在圈内流传,文中描写的众生相得到普遍认可 。该文作者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试点一年,由于对政策的解读还不稳定,企业略感迷茫 。各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大多订单还是维持在几十单左右,日均销售额也在几千元徘徊 。更重要的是,清关与货源成为两大绕不过的痛点 。
- 母婴电商“荷花亲子”宣布倒闭
- 农村电商可以给农村带来什么
- 圣诞节国外电商促销技巧
- 阿里预计2019年后电商市场达1.97万亿美元
- 做电商必须要知道的5个运营维度
- 沃尔玛引入VR技术难自救
- 阿里巴巴投资印尼电商 阿里巴巴投资印度电商
- 阿里妈妈如何诠释品牌的电商营销
- 母婴产品电商实操经验分享
- 社交电商如何用好“网红”思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