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看起来热闹异常的跨境进口电商,究竟是何种现状?从业者们只用一词概括—折腾 。政策尚未完全落地,监管部门态度也未明朗,抱着“试错”的心态,一大批先行者前仆后继,跨境进口电商众生相日渐显露 。
望着眼前一片蓝海,小海淘、海代虽心潮澎湃,却不得不面对日均几十单销量的残酷现实;隐藏于天猫国际、苏宁易购等平台之后的行业领头羊,或按兵不动观察,或已向上下游延伸,从代购转向直购……
综述

文章插图
颠覆传统贸易模式巨头争做跨境进口电商
今年的“双十一”狂欢之于跨境进口电商而言,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实验 。
以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为首的大型电商,早已启动备战模式 。2014年10月29日,亚马逊中国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 。就在“双十一”的前一天,亚马逊中国宣布其“海外购”服务开始试运营 。
伴随着国内消费者日益扩大的需求,跨境进口电商概念越发火爆,对产业链与模式的完善也已起步 。而在试点一年后,从业者们却略显迷茫,他们从热身到热血,又回归至冷静,“因为心存希望,所以折腾 。”海贸会会长刘智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采访人员 。
对行业而言,“双十一”的看点不仅是天猫国际销量破记录这么简单 。全面拉开的“海淘”攻势正在试探监管层的底线,而现行政策下试行的保税模式也将迎来大考 。
各路巨头杀入跨境电商
和往常一样,“双十一”前后数周是电商最忙碌的日子,不同的是,今年巨头之间的贴身肉搏新增了一块战场—跨境进口电商 。这个名词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常常简单以“海淘”、“海购”、“跨境网购”来描述 。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林文斌看来,随着80后、90后消费能力的提升,对网购商品的关注逐步从价格、服务转移到品质和品牌 。而海淘恰好满足了消费者从价格到个性化的多种需求,成为网购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进口电商的交易额为700亿元,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则表明,从2008年到2013年,跨境进口电商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 。护肤美妆、婴幼儿食品、服饰、保健品、电子产品五类消费品最为热门 。据林文斌预计,2014年中国进口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 。艾瑞咨询的报告称,跨境电商真正的蓝海在进口,中国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巨大 。
千亿级蛋糕面前,各大巨头纷纷杀入海淘 。今年2月,天猫国际正式上线,提出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进口商品;7月,苏宁低调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招商;此前,亚马逊中国突然宣布开通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服务,后又于“双十一”当天,宣布全中文版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上线 。
业内认为,这是阿里赴美上市后的第一个“双十一”,是其在国际市场打响品牌的重要机遇,因而整体表现会更为抢眼 。“天猫的用户基础是最大优势 。”林文斌指出 。
而亚马逊被视作天猫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在推出全中文版亚马逊海外购后,破除了消费者语言障碍 。此外,亚马逊号称拥有8000万商品种类,包括鞋靴、服饰、母婴、营养健康及个人护理等,并与海外网站同质同价 。相比之下,本土平台的商品资源则逊色许多 。
尚未有跨境电商盈利
巨头的杀入,让跨境电商行业热闹了许多 。
- 母婴电商“荷花亲子”宣布倒闭
- 农村电商可以给农村带来什么
- 圣诞节国外电商促销技巧
- 阿里预计2019年后电商市场达1.97万亿美元
- 做电商必须要知道的5个运营维度
- 沃尔玛引入VR技术难自救
- 阿里巴巴投资印尼电商 阿里巴巴投资印度电商
- 阿里妈妈如何诠释品牌的电商营销
- 母婴产品电商实操经验分享
- 社交电商如何用好“网红”思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