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姚劲波说自己的生意经( 三 )


做了正确的抉择
“58不是一个一开始就被看好的公司 , 都是一步一步打拼下来的 。”58赶集高级副总裁、转转CEO黄炜说 , 58的故事跟腾讯、阿里、百度、美团都不太一样 。甚至在2005年58同城刚创立时 , 与赶集网比起来 , 也还是起点不同 。杨浩涌是耶鲁毕业生 , 2005年回国创立赶集网 , 一开始是和谷歌合作 , 谷歌每个月会给赶集网10万美元 。
“发现正确的事和不正确的事 , 避免不正确的事 , 并尽力把正确的事做得力度更大一点 。” 美团大众点评高级副总裁、美团外卖总裁王慧文曾对《财经天下》周刊总结美团能在多次大战中幸存下来的原因 。经纬中国合伙人张颖也提出 , 创业者不能连续错过三个“路口” , 否则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
一些事 , 是下意识的选择 。
1999年 , 姚劲波大学毕业的时候 , 互联网的第一次泡沫刚刚破灭 , 整个行业在缓慢崛起 。学化学专业、但又修了计算机专业的姚劲波 , 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互联网 。“这是很对的一步 , 也是在潜意识里认为互联网很重要 , 会改变很多东西 。”姚劲波说 , 在互联网行业创业 , 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多么有远见 , 而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 。
外界认为 , 此前58同城和赶集的竞争 , 就是流量的竞争 , 而陈小华是关键的胜负手 。
陈小华 , 1981年生 , 200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 。毕业后在深圳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 主要为企业提供SEO(搜索引擎优化)、SEM(搜索引擎营销)服务 , 并代理过3721的产品 。当时 , 互联网公司如果打听谁弄流量很厉害 , 人们都说找陈小华 。优酷、土豆、酷6都找过他 。
姚劲波知道陈小华的时候 , 陈小华已经加入赶集半年多了 。但因为有谷歌的合作 , 杨浩涌一直没有提期权和上市 , 这给了姚劲波一个机会 。
姚劲波不停地“骚扰”陈小华 , 陈小华把他手机加入黑名单 , 他就换座机打 。后来 , 他干脆跑到赶集楼下 , 说 , 我人都已经到你楼下了 , 你不下来 , 我就只能上去了 。后来 , 他对陈小华说:“对不起别人没那么重要 , 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 , 你觉得跟谁干最有可能成 。”
认准的事 , 不达目的不罢休 。姚劲波就是这么一个人 。
流量的争夺 , 只是一个表象 。“让58到家独立 , 是一个很对的决定 。”姚劲波说 。2014年7月 , 58同城宣布启动58到家项目 。当时 , 正是58和赶集之间打得最凶猛的时候 , 主要的精力和资源必须要放在战争上面 。而58到家看重的O2O市场 , 又是一个需要庞大资金支持的领域 。
权衡利弊后 , 58同城决定让58到家慢慢独立 。而58到家 , 也在和赶集的战争里发挥了很好的策应作用 。“至少 , 人们开始觉得58 和赶集有一些区别了 。”
黄炜于2012年2月加入58同城 。此前 , 他在百度也做了四年多 , 主要做百度地图 。黄炜觉得 , 在百度这样的大公司 , 很难真正地沉入线下业务里 。有一个百度的同事去了58同城 , 就带黄炜去见了姚劲波 。
他们约在北四环边上、姚劲波家附近的一个会所里吃饭 。黄炜当时也没看过《非你莫属》 , 这是第一次见姚劲波 , 觉得对方没什么架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