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姚劲波说自己的生意经( 五 )


“我们是做出了一些抉择的 。”黄炜说 。
市场永远不会静止 , 一些因素也在优势和劣势中不停变化角色 。对于赶集 , 一些有利的因素 , 也变成了掣肘 。
在姚劲波融不到钱的最困难的时候 , 赶集网有谷歌做后台支持 , 但也正是这个支持 , 让杨浩涌在最初的时候不能谈论期权 , 错失了陈小华 。2010年5月 , 赶集网拿到了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的投资 , 到2012年 , 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也还是主流 , 58内部的一些人就担心 , 赶集网已经在移动端占据了先机 。
“我们做了很多减法 , 第一就是不做诺基亚的塞班系统 , 不做windows系统 。” 黄炜说 , 这个系统做了一两个版本后 , 就直接关掉了 。“我们意识到未来就是安卓和iOS的 , 所以其他东西压根儿不开发 。”
另一个减法是关于推广的 。由于2013年准备上市 , 58整个2012年的支出都很谨慎 。黄炜负责的移动事业部就决定 , 不做CPI推广 , 不按激活付费 。
如果是为了一时的数字好看 , 很多人都会选择按激活量付费的方式进行推广 。但推广平台给出激活的用户不一定是自己的目标用户 , 甚至会用机器刷很多用户 。毕竟 , 在互联网里 , 刷单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 “就是白白的浪费钱” 。
黄炜想了很多新的办法 。首先 , 从58的PC端往58同城的App里做引流 , 其实是做线下推广 。黄炜说 , 58同城是最早做手机预装的 。
早年 , 预装是很多公司都忽视掉的资源 。黄炜记得 , 58的第一次预装是在华为 , 2013年 , 华为开始推广自己的智能手机 , 为了吸引用户 , 也在四处寻找合适的App进行预装 。双方简单地谈了一下 , 几乎没花什么钱 , 58就在华为的这款手机上装了500万份 。2014年 , 又开始在小米上做预装 。
“现在去预装就很贵了 , 因为市场就是这样 , 会出现价值洼地 。但是出现的时间一定极短 , 因为其他人马上就会蜂拥而至 。”黄炜说 , 正是这一系列的减法 , 让58同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 收到了比较大的效果 。
58集团买下了798里的两栋楼用来办公 , 这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做法不同 。
整合:封邦建国
每当有公司在交易所IPO , 创始人往往都会举杯庆祝说 ,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 黄炜记得 , 姚劲波也说了这句话 。
但在黄炜看来 , 姚劲波是打心里相信这句话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 , 姚劲波和58的格局越来越大 。
虽然上市之后就有了合并赶集的想法 , 但战争一直打到了2015年 。姚劲波提到 , 58曾经有一条规定 , 不管团队KPI完成多少 , 一旦赶集逼近了 , 就会被一票否决 。“在内部 , 我们有一个规矩 , 所有的线不能比赶集慢 , 如果比赶集慢就要卡掉 。”黄炜说 , 因为业绩不佳 , 有些负责人就被裁掉了 。
竞争摆在那里 , 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自己的同比增长再多都没有用 , 只有和赶集相比较的数字才有意义 。越到后来 , 黄炜就越打心里反感这种竞争 。
但当时的资本市场正一片大好 。聚美、陌陌都是创业三年就成功上市的公司 , 而京东、阿里的巨额IPO融资 , 更是让资本市场兴奋无比 。其中 , 京东的股东今日资本从京东的IPO中获得了超过60倍的回报 , 而今日资本正是赶集的投资方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