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萧萧,本是形容草木摇动的声音,后来被诗人用来形容各种声音或者画面,草木萧萧,风也萧萧,雨也萧萧,马鸣萧萧,衰鬓萧萧,似乎一切跟凄楚衰败相关的意象都可以用萧萧来形容 。

文章插图
《易水歌》
【战国】 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此诗只有两句,并无过多的修饰,可读来却让人心中激荡不平 。风是苍凉的,水是凄寒的,可人却是激昂悲壮的,那决绝慷慨视死如归的誓言,掷地有声 。仿佛让人看到听到当时的场景:“壮士此去欲何?”“踏秦殿,斩阎罗”“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

文章插图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这是一篇吊古佳作,历史总是相同的,王朝的更替,国家的辉煌,人物的风流,总是付了萧瑟的风雨中,只有河山依旧,日月未改 。明明是看开了历史人生大都如此,兴衰寥落也都是自然,却依旧荡不开由此而生的悲伤与苍凉 。

文章插图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雨打树叶,本是最寻常的风景,作者却与寻常中寻觅不寻常,总结出人生的解脱之道,表达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和理想 。这首词的介绍为“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出游逢雨,本来就是很扫兴的事,没有雨具,更是让人郁闷,果不其然“同行皆狼狈”,可只有苏轼能于雨中作乐,自然平和的接受这人生的风雨与晴和 。

文章插图
《八声甘州》
【宋】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雨潇、风凄、河冷、日残、红衰翠减物华休,每一个字都是在反映凄凉萧索的气氛,每一个字都是在书写作者悲凉深沉的感情 。草木的凋零,更让作者感觉到漂泊他乡的孤独与无奈 。

文章插图
《踏莎行》
【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晏殊和其子晏几道最擅长的就是写闺中的离愁别恨,这首词也不例外,“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暗自的哀愁与悔恨,不言而明 。自从相别,我这里便一向凄清,那么多的话,那么多的相思,却安得刘毅传尺素?最后,只能把这一片心事付与这高楼黄昏潇潇雨 。
- 炒菜时,用铁锅好还是不粘锅好?换过2次,跟大家说说真心话
- 猫到底是招财还是来灾 猫半夜吵怎么办
- “网红”是话题还是问题
- 立冬和冬至吃饺子有什么说法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
- ppc高好还是低好 PPC越低越好
- 牛宝宝几月出生最好命,是农历还是阳历 牛宝宝几月出生最好命
- 门前有反弓路路是吉还是凶
- 生育津贴和工资冲突吗 生育津贴怎么算是给单位还是个人
- 东南西北在风水上面有什么讲究 风水看东南西北还是看内部结构呢
- 冻榴莲微波炉解冻几分钟 冻榴莲直接吃还是化冻后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