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风水意义 兰亭序风水画作品图片( 三 )


“曲水流觞”这个词,有着水的属性,在别人看来,只是一个词而已,在我看来,却是大江河 。有人说,地上的河,对着天上的银河,那自然有天地至尊的概念在里面,我不懂,但是我知道,水滴成溪,溪流成河,河聚成江,江汇入海,大江大河澎湃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气势 。这气势,一般事物已经不能承载,于是江河左奔右突,奔腾成曲曲折折的模样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自古长江不尽奔流,我觉得,流觞曲水不过是浓缩了的江河 。中国人自古便有不尽的情思和巧思,山,可以做成盆景来赏玩,石头,要搬回家去琢磨,宇宙可以做成八卦图,厮杀的战场都可以做成棋盘,紫砂壶中日月,方寸之间地图,自然,大江河也可以做成曲水,做成身边风景,随时便可以演变出诸多与风俗、民俗、祭祀等有关的行为来 。
当曲、水、流、觞结合在一起,人生多少悲戚苍茫之事,就皆藏于这方寸之间了,这里就有巍巍的青山,滔滔的逝水,有大江河的气派,从周王朝一直奔流到了现在,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出了万古不竭的沧海水 。
三、曲水流觞的由来

兰亭序风水意义 兰亭序风水画作品图片

文章插图

站在太山之巅,那个被称为望都峰的山巅,风吹来,天地之正气从衣袂间次第进入,人的身心清明如镜 。有一些人来到曲水之畔,人影憧憧,欢声不绝,他们端坐,做出清谈的模样,不知有汉也无论魏晋的样子,而我却神思慊慊,在松涛山岚间回想曲水最初的风情 。
我遇到“曲水流觞”这个词,当然,当时于我来说只是一个词,一个实际存在的只是没有实际形状的名词 。那时候刚刚走向文学之路,在线装书间,视线掠过这个词的时候,我有轻浅的微笑,觉得古人好雅,在曲水中用觞饮酒 。平素里见惯了饭桌上猜拳行令、呼朋唤友、推杯换盏、吆五喝六的醉态,只觉得那丝毫没有风雅可言,即使是文人的酒桌,也是一副不喝酒就要干架的样子,实在想不起来人类是不是在倒退着走 。而古人这样饮酒,用觞,还要即兴赋诗,比今人不知风雅了多少倍 。然后,我把这个词存在了心里,许多年不曾动用,走过了人生的长亭短亭之后,我来到了太山,与这个真实的曲水,实实在在地遇到,很多记忆被唤醒 。其实,与“曲水流觞”虚拟的相遇,那种来自于历史来自于古籍来自于书画间的相遇,应该是更为浪漫的吧 。
由水流觞是伴随着上巳节而来的 。
上巳节有个修禊仪式 。

兰亭序风水意义 兰亭序风水画作品图片

文章插图

上巳节是汉民族一个很古老的节日,指的是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在这一天,要有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仪式,也即修禊 。《周礼》卷二六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也就是说,远在周王朝时期,人们要到水边嬉游,由女巫导演,在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也疗病 。春秋时期《诗经·郑风·溱洧》记载了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生动情景 。战国时期,秦昭王在三月上巳节置酒河曲,忽见一金人,自东而出,奉上水心之剑,口中念道:此剑令君制有西夏 。秦昭王以为是神明显灵,恭恭敬敬接受了赐赠,此后,强秦果然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把禊列为祀典,说:"禊,洁也" 。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 。《后汉书,礼仪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灾祈福仪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 。”去宿垢,是除去旧病 。这里刘昭作注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所以后汉祓禊还学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 。而禊的另一说法,挚虞说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举行祓禊,因为有灾,需要洗濯消灾祈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