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褪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这句经典的诗歌最能说明秋分的气候特征 。白露节气之后迎来秋分,大家越来越能感受到早晚和中午时的温度差异,秋天容易得的疾病也开始高发,气管病、胃肠病、过敏病最为多见,医院感冒发烧、肠胃病、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也开始增多 。因此,秋分时节特别需要注重调理自己的身体 。
01.警惕呼吸系统疾病
秋天除了昼夜温差大,环境也特别干燥,这些因素都会使呼吸道疾病更加便捷地侵袭人体,让人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呼吸道容易出现感染、过敏等情况 。

文章插图
首先,秋季较为风大,利于花粉传播,且温度往往在20℃左右,是尘螨等最为适宜繁殖的温度 。无论花粉还是尘螨,以及北方常见的雾霾天气,都是导致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常见过敏原 。因此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是极其容易发生或复发的 。
其次,秋季昼夜温差加大,有时候甚至会达到十几度的差距,此时若不能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就有可能出现受凉或出汗被风吹的情况,导致感冒发烧等呼吸道感染 。干燥也会让大家觉到口干、鼻干、眼干、咽干等不适,根据中医领域的研究可知,干燥对于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从而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机会增加 。
02.秋季养生应该怎么做
1、保持充足的睡眠
【秋季养生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夏天后,人体水盐的代谢失调,肠胃功能也因此而减弱,身体会消耗过度 。进入秋季以后,人体会自动启动补偿机制,进入自我修整,因此就会产生秋乏 。所以一般情况下,晚上的睡眠要达到8个小时左右 。
2、适量运动
秋分来临时,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做一些伸展运动,可以起到拉身的作用,有效地维持身体的灵活性,同时对滋养脾胃、补筋健体和强化循环等很有益处 。
3、补足气血
气血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气色很差,甚至面色晦暗或者萎黄,这个时候就说明你的体内气血不足或者气滞血瘀了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女性最应该在秋季进补气血,因此,在秋天女人要多做一些滋补的食物,来应付越来越干燥的天气和大冬天的到来 。
4、进补适度
大家都说要“贴秋膘”,到了秋季时节,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补 。但是中医养生专家提醒大家,秋季进补要适度,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

文章插图
- 秋季养生小良方:秋梨膏
- 秋季总是感觉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
- “温燥”养生:胖大海雪梨润肺茶
- 秋季麦冬食疗搭配
- 秋季解乏日常生活小建议
- 秋季健脾解乏饮食推荐
- 阿胶的功效作用及搭配食谱
- 秋季滋阴润肺好汤品:剑花排骨汤
- 秋季进补指南
- 气血不足脾胃不适多吃芋头 芋头是养生的最佳食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