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很多人都喜欢的锻炼方式,特别是夏季,散步的人就更多了 。早晨起来走一走,神清气爽,晚饭过后走一走,有助消化和入睡 。但实际上,走路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
美国一项为期6年的调查发现,经常走路的人:
- 高血压风险可降低7.2%;
- 高血脂风险降低7%;
- 糖尿病风险降低12.3% 。
【每天走路的最佳步数及健康走法】

文章插图
走路能降血压、血糖,是真的吗?
//走路是如何降血压的?
走路属于有氧运动中的一种,有氧运动能够提升人体的摄氧量并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利于:
-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扩张血管从而让血压下降 。
- 增加具有降血压作用的牛膽酸的分泌,帮助降压 。

文章插图
//走路是如何降血糖的?
人在走路时会调动人体60~70%的肌群,而长时间、多次反复的肌肉收缩,可以:
- 有效诱发胞质中的GLUT4至细胞表面,使胰岛素阻抗现象降低;
- 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和提升生理代谢功能等作用 。

文章插图
另外,走路对于痛风患者也很有好处!因为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和血尿酸持续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所以走路这类负担较轻、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对于痛风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 。但是走路不是随便走走就好,有很多人每天走路,不仅走的是无效步数,还会起到反效果!
每天走路最佳步数,应该是7500步
很多中老年人每天都会走1~2万步,甚至以此为打卡目标,但实际上这可能是过量运动了 。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天步行6000~7500步是最有利的!超过这个步数,走太多反而可能是无用功,还可能伤膝盖 。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指出:每天的活动量达到6000步有效步数,就有益于保持身体健康 。
- 《美国医学会杂志》2019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但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 。
- 要达到100步/分钟的中等强度,保持在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的状态 。
- 至少要每周运动5次,体力好的人可以坚持每天运动 。要不然运动效果会减少,就相当于没有了作用 。
- 最好是一气呵成,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 。(不过在刚开始运动时,可以根据个人体力循序渐进,等到运动能力逐渐增加后,再保持有效运动时间)
- 晚餐后1小时运动最合适,临床试验证明,糖尿病患者在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效果是最好的 。但由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不适宜在早上过度锻炼,因此晚餐后时间更合适 。

文章插图
不同人群搭配不同走法,效果更佳
- 女人吃藕的好处和坏处
- 吃完粽子不舒服?粽子应该怎么吃?
- 近视的元凶以及如何养成不近视体质
- 烧烫伤之后该怎么处理
- 自制枇杷酱的做法窍门 枇杷酱如何制作方法窍门
- 夏天5个伤肾的生活习惯
- 干柠檬片泡水的好处与功效
- 小孩一跑步就咳嗽?“迎风咳嗽”的中医治疗方
- 羊汤对男人的功效与作用
- 不可逆致盲疾病青光眼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