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很重视口腔清洁,刷牙、剔牙天天不落,但还是长了牙菌斑、牙结石、蛀牙,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可能是在清洁牙齿的过程中,陷入了这六个误区!
01,刷牙时间太短或次数太少
刷牙时间太短或次数太少都无法达到好的清洁除菌效果,日积月累就容易引起牙齿问题,甚至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
研究显示,与经常刷牙的人相比,从不或很少刷牙的人,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2%,脑卒中风险增加8%,脑出血风险增加18%,肺心病风险增加22% 。据调查,有将近 7 成的人没能做到每天刷牙两次 。
正确做法
1、每次刷牙时间至少达到2分钟 。
- 牙齿健康的人:手动牙刷刷牙的适宜时间为3-5 分钟/次,电动牙刷通常为2 分钟/次 。
- 进行牙齿正畸的人:刷牙时间以5-7分钟为宜 。

文章插图
02,经常打横刷牙
长期打横刷牙会对牙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如牙骨质消耗、牙齿缺损、牙龈萎缩等,还容易引起牙齿敏感,容易受冷、热、酸等刺激 。
正确做法
最好的刷牙方式是巴氏刷牙法 。

文章插图
【清洁牙齿要注意这六个误区】此外,在使用巴氏刷牙法后,舌头、舌系带、上颚、两侧脸颊及其他难以清洗的地方可以用牙刷轻轻的、环行旋转着做口腔清洁 。
03,牙刷和牙膏没选对
如果牙刷没选对,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齿和牙龈损伤、蛀牙等 。而牙膏没选对,等于白刷牙,甚至可能损伤牙齿 。
正确做法
1、牙刷
- 不要选择硬毛牙刷,而是选择柔软度适中的牙刷 。
- 牙刷要定期更换(建议3个月换一次牙刷),若有损坏也要及时更换(如炸毛、破损),
- 普通人建议选择含氟牙膏(总含氟量>0.1%),牙齿敏感的人可选择抗过敏牙膏 。

文章插图
04,经常使用牙签
很多人都习惯用牙签剔牙,但这可能使牙缝变大,损伤牙齿 。而不及时剔除牙齿中的食物残渣,又可能诱发口臭、龋齿等问题 。
正确做法
1、选择合适的牙线代替牙签,这样清洁更深入,还能清除牙缝中的牙菌斑 。
- 牙缝不是很紧的人可使用无蜡牙线,反之则用上蜡牙线;
- 牙缝较宽的人可使用扁平牙线;
- 清理最里面的牙缝可使用牙线棒 。

文章插图
05,常年不洗牙
不洗牙,是长牙石的重要原因,而牙石通过日常刷牙是无法祛除的 。若长期有牙石,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口臭,甚至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岁的中年人中,牙石的检出率达到了 96.7% 。
正确做法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但要注意,洗牙前要验血、检查凝血功能等 。此外,女性洗牙最好避开经期 。

文章插图
06,不及时治疗口腔问题
口腔疾病不治疗是难以自愈的 。这不仅会引起疼痛、出血等不适症状,还会不断加重,如牙菌斑积累引起蛀牙,而蛀牙不及时治疗又会进一步损伤牙齿,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
-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最重要的治疗策略
- 成年人挑食会有什么后果?
- 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要注意什么
- 日本亚马逊如何购买?需要有什么准备?
- 拼多多退货上门取件流程是什么?要付钱吗?
- 十大显LOW的设计风格一定要避开 装修风格如何避免土气
- 挑选窗帘要注意的八大技巧 买窗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到医院看病怎么挂号?要挂哪个科?
- 哪些人群需要胃镜检查?胃镜报告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