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最重要的治疗策略

“医生,你快给我看看,我这个胃镜报告写着‘伴癌变’,我这是得癌症了吗?”2016年5月,75岁的刘老师走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李平主任的诊室,神色慌张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最重要的治疗策略】朋友去世敲响警钟
刘老师在退休前是长乐一所小学的教师,也是国家三级乒乓球运动员和三级裁判员 。刘老师对乒乓球的热爱源于年轻的时候在村里教书,没什么业余活动,于是就和同事组织球队,打乒乓球解闷,这一打就跟着了迷一样,直到现在80岁了还在打比赛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最重要的治疗策略

文章插图
刘老师打乒乓球获得的各种证书和奖杯
他一直觉得自己天天打乒乓球,身体健朗,平常连感冒都很少得,所以一直以来也没做过细致的身体检查 。直到5月一位朋友的突然离世,给他敲响了警钟 。
刘老师的朋友是因为胃癌去世的,起初只是觉得胃部有点痛,就去乡里的保健所看,拿了点胃药就回家了 。过了一段时间,疼痛加剧,食欲越来越差,家人见状赶紧驱车带他去市里医院看 。经过问诊和检查,最后的诊断结果是胃癌晚期,肿瘤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 。
从查出胃癌晚期到去世,仅仅四个月 。
这给刘老师的打击很大,“才短短四个月啊,人就走了 。”说这话的时候从刘老师的眼里还能看出震惊和惋惜 。“他胃一开始难受的时候其实就是有问题了,可惜大家都没有重视,拖到了晚期 。”震惊之余,朋友的去世也让刘老师更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 。
检查结果大出所料
想起自己上腹闷痛有一段日子了,也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大事,就没去医院看 。“朋友这突然一走,我就想我也有必要去做个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疼痛 。”刘老师马上让女儿陪他去医院约了胃镜检查,过了几天去拿胃镜报告,刘老师看到“伴癌变”三个字吓了一跳,感觉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
“完蛋了完蛋了,医生,您看一下我这是不是得了癌?”走进诊室,刘老师边说边把报告递给李平主任,“我平常都在打乒乓球,身体一直挺好的,只是最近上腹轻微的不舒服,怎么报告上面写着‘伴癌变’呢?”
“老人家先不慌,您说上腹不舒服,具体怎么不舒服?”
“上腹隐隐的痛,一阵一阵的,不会很剧烈 。”
看了胃镜和病理报告并给刘老师做了常规体检后,李平主任告诉刘老师:“经常锻炼,感觉身体硬朗不意味着身体就没有生病 。因为大多数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跟一般的消化道疾病症状相似,很容易被忽视,您上腹隐痛其实就是身体在给您发预警信号 。”
“那我现在是得了癌吗?要怎么办?还能活多久?”
“老人家,您检查得很及时,胃角有个肿瘤,建议您手术拿掉,术后做个病理检查 。”
“不行,我听说上了年纪做这么大的手术很危险 。医生,还有别的方案吗?”刘老师的女儿问 。
李平主任解释道,“75岁的确算得上是高龄手术患者,但是得益于老人家常年打乒乓球,身体素质还不错,应该可以耐受手术 。特别是现在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高龄患者更是理想选择 。”
“老人家这次胃镜+病理检查发现胃角溃疡伴癌变,可能是早期胃癌,可以尝试内镜下治疗 。但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彻底的治疗方案,后期复发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
听了李平主任的解释,刘老师及其家人安心很多,经过讨论后决定及早住院手术 。
第二天刘老师就住进了医院,做完各种术前检查,黄昌明主任团队给他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 。5月16日刘老师在协和医院胃外科完成了腹腔镜微创手术,肿瘤切除很完整,淋巴结也没有转移,只需要定期门诊随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