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之下 , 二者原料成本占比相差不大 , 但如果加上房租、水电等各项成本 , 把各企业的盈利能力放在单店中进行测算 , 更能够看出其中更为立体的差异 。
红星资本局此前通过奈雪2019财年数据测算后发现 , 在奈雪43元的人均客单价下 , 其原材料成本为15.7元 , 人工成本为8.2元 , 租金成本为5.6元 , 加上水电、资产折旧等开支 , 其单消费单店利润不到7元 。

文章图片
图4/6
红星资本局制图
另外 , 据媒体报道 , 今年所有奶茶、咖啡所需的水果、鲜奶、椰乳、糖浆等物料都在涨价 。 尤其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香水柠檬 , 售价从4-6元一斤一路涨至25-30元一斤 , 还常常有价无市 。
除了成本的不断提高 , 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 也让新式茶饮们头疼 。
2021年8月2日 , 奈雪的茶北京两门店因加工使用腐烂水果等 , 被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各给予顶格罚款10万元 , 对两家门店店长分别罚款25万元和28万元;10月25日 , 奈雪的茶上海某门店因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被上海市静安区市监局罚款5万元 。
尽管新式茶饮都坚持自营模式 , 把供应链和管理体系抓在自己手里 , 但由于现制茶饮口味多样 , 需要对大量水果进行预处理 , 非常依赖人工 , 加之门店扩张后管理难度增加 , 品控问题难以避免 。 而这些负面问题都在影响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
喜茶奈雪逆势降价 , 杀入中游市场抢客户
为了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 , 今年初 , 喜茶和奈雪都采取了相似的价格策略 。
2022年1月上旬 , 喜茶调整了部分产品的价格 。 总体来看 , 有14款单品进行了不同程度降价 , 其中包括纯茶类降价3-5元 , 5款水果降价2-3元 , 芝士降1元 , 纯绿妍茶更降到单价9元等 。 至此 , 喜茶的产品价格区间从9元覆盖至30元以上 。

文章图片
图5/6
社交媒体上的喜茶降价帖
彼时 , 喜茶回应媒体称 , 降价是得益于品牌势能、规模优势 , 以及在供应链方面积累等 , 得以在产品配方、用料和品质都不改变的前提下 , 对部分产品的售价进行调整 。
一周后 , 奈雪的茶也变相下调了其产品价格 。 奈雪新推出的“限时轻松购”系列中 , 部分产品在减少容量或省去芝士奶油的同时 , 相比此前价格降价5-7元 。 有业内人士称 , 奈雪此举或是一波价格测试 , 相比直接降价 , 更像是“减配降价” 。
1月18日 , 奈雪官方客服就降价一事回应红星资本局称 , 不算降价 , 只是限时推出的快闪活动 , 只有1个月的时间 。
值得注意的是 , 喜茶、奈雪的降价策略 , 其实正发生在多数奶茶品牌涨价潮中 。
稍早前 , “中国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宣布将主要产品提价2%-8%;随后 , 从长沙发家的新式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宣布大部分奶茶产品将上涨1至2元 。 更早前 , 茶饮品牌茶百道、CoCo都可、一点点、益禾堂也被曝出涨价的消息 , 涨价范围在1-2元不等 。
一片“涨声”中 , 喜茶奈雪逆势降价 , 外界认为 , 这有利于扩大二者的客单量 , 不仅可以覆盖更多的中端消费人群 , 还可以让财务数据更漂亮 。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现制茶饮品牌市场份额中最高的为低线品牌蜜雪冰城 , 占比达11.52%;其次是中端品牌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和古茗 , 占比分别为10.05%、7.88%和7.54%;而高端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市场份额较低 , 分别只有3.71%和2.73%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