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元大都遗址发掘始末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哪里( 五 )


后英房遗址出土白釉“内府”瓷瓶

看元大都遗址发掘始末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哪里

文章插图
后英房遗址发掘工作照(舒世俊摄)
发掘后英房遗址时,左起郭义孚、钟少林、马希桂、黄秀纯(舒世俊摄)
七、后桃园与西绦胡同元代居住遗址后桃园元代居住遗址,位于今西直门后桃园胡同西北的明清北城墙墻基下,1973年春天开始发掘 。这处遗址破坏较甚,遗迹保存不多 。出土器物有钧窑双耳连座瓶、三彩双耳云龙博山炉、三彩兔草纹小盘、白釉黑花小口瓶、白釉油灯碟、黑陶八卦炉及日常生活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出土器物中,以钧窑双耳连座瓶价值连城 。所谓“钧窑挂红,价值连城”,现在首都博物馆精品馆展出,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看元大都遗址发掘始末 元大都遗址位于现在哪里

文章插图
元大都后桃园居住遗址
相隔不远的西绦胡同元代居住遗址,有一座类似库房的建筑,墙壁坚厚,东墙尚存3米多高,墙内砌有平行凹槽,内有木质痕迹,可能是放置隔板用的 。房内出土大量的瓷器,碗、碟成套摞放在一起,同时还出土一批黑陶,数量和种类之多为元大都遗址所少见 。在众多的瓷器中以磁州窑白釉诗文花卉大罐为最佳 。高40厘米,腹部草书七言绝句诗:“百草千花雨气新,今朝陌上尽如尘 。黄州春色能于酒,醉杀西园歌舞人 。” 落款“清净道德”四字 。
大都城内的街道规划整齐,井然有序 。大城中心设中心阁 。“阁之西为齐政楼,更鼓谯楼,楼之北乃钟楼也 。”(见《析津志》)齐政楼即是现在鼓楼的前身 。经钻探,在今景山以北发现一段南北向道路遗迹,宽达28米,即是当时中轴线上大道的一部分 。由此向南穿过宫城的厚载门、崇天门,经过皇城的丽正门,应是元大都的中轴线 。恰与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吻合 。
大都的街道纵横交错,相对的城门之间有相互贯通的宽广平直的大道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大都的街道颇为赞赏云:“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远望彼门也 。”“全城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
史载:大都城内街道,有大街、小街、胡同三种形式 。并规定大街24步、小街12步、胡同6步 。在元大都的东北部,即从光熙门到北城角这一区域,钻探出东西向胡同22条 。从今东直门到朝阳门,即元大都的崇仁门到齐化门,也探出胡同22条 。所钻探结果与史书记载基本吻合,大街宽约25米,胡同宽约6~7米 。今北京内城有许多相对称的街道和胡同,如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等仍保存着元大都街道布局的旧迹 。
内容来源: 阿遥茶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