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感遇诗通俗易懂 感遇十二首全诗分享阅读( 三 )


整首诗,诗人已经把身段放得很低,但没有“躺平”,而是忽悠朝廷能够任用自己,使得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这值得我们学习!
7. 《感遇·江乡十年别》现在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才几年而已,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还没有受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打击,没有资格选择“躺平” 。我们来看唐代诗人喻凫的《感遇·江乡十年别》,感受他所受的十年以上的打击,以及他的选择:
江乡十年别,京国累日同 。
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 。
“江乡十年别,京国累日同”,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那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他在京城,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变化 。
“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在京城做客的十年间,诗人经历了多少事,让人感慨万千,但现在,诗人想把它们都付于酒杯中 。
一句,“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谁没有满腹的伤心事,不要紧,喝下这杯酒,大醉一场,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把它们付之于一场醉中 。第二天,我们就重新开始,继续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
8. 《感遇·江南有丹橘》前面说了,张九龄是最会选择“托物言志”对象的,这次他选择了“丹橘”,已经被伟大诗人屈原的《橘颂》所赞扬过 。而张九龄则着重赞扬“丹橘”经冬犹绿的高贵品质,他在《感遇·江南有丹橘》中写到: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十二首感遇诗通俗易懂 感遇十二首全诗分享阅读

文章插图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江南地区有一种丹橘,在冬天依然是绿意盎然 。为什么会这样?诗人接着说,“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丹橘冬天常绿,并不是因为南方地气暖,而是因为它“自有岁寒心” 。是因为它自身的品质优秀,自身耐寒,自身能够抵抗各种打击 。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就算是这么优秀的丹橘,完全可以推荐给庙堂之高,但实际上阻碍实在太深重了,也只能怀才不遇 。诗人告诉我们,纵然怀才不遇,也要像丹橘一样,能够经受各种严寒打击,永不服输!
9. 《感遇·燕子楼中人去时》对于年轻人来说,爱情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选择“躺平”的年轻人,对于爱情,也选择放弃,这怎么对得起自己来世一场?明代诗人柯潜的《感遇·燕子楼中人去时》,是“感遇诗”中少有的感遇爱情的诗篇: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 。
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燕子楼”,唐贞元年间,朝廷重臣武宁军节度使张愔 (张建封之子)镇守徐州时,在其府第中为爱妾关盼盼特建的一座小楼 。关盼盼姿色俏丽,品貌出众,对爱情忠贞不渝 。张愔死后,她矢志不嫁,在燕子楼中度过了孤独、凄凉的后半生 。诗人到了“燕子楼”,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关盼盼的忠贞不渝,“落花飞絮系相思”,眼前的落花,眼前的飞絮,都是关盼盼的相思 。
“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诗人独倚在“燕子楼”的阑干上,看着眼前的明月,想起自己的爱情,是那么的心痛,但春风知不知啊!
一句,“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无论如何肠断,人生一场,刻骨爱情总要经历一次!
10. 《感遇·毁竹伐梧桐》年轻人要知道,社会是复杂的,有时候就算你不惹别人,别人也会惹你,因为你徒怀其璧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宋代诗人张耒在《感遇·毁竹伐梧桐》中写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