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最经典的12首婉约派词作,每一首都会触动你的心灵

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宋词基本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派别 。
“婉约”、“豪放”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 。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
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了婉约派与豪放派这两大词派的不同风格 。
婉约词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
第一名:《雨霖铃·寒蝉凄切》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代最经典的12首婉约派词作,每一首都会触动你的心灵

文章插图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此词上片细腻地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了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 。此词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 。真所谓善传神者 。
第二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流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陈师道)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