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酒四杰的格局分析 安徽白酒的崛起辉煌之路

1、安徽省白酒的辉煌:安徽省历来是中国白酒的重要的一部分 ,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有着“西不入川 , 东不入皖”的说法 。九十年代是安徽省白酒的顶峰 , 那时安徽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收位居全国第二 , 仅次于川酒;白酒产量也稳居全国前五位 。

徽酒四杰的格局分析 安徽白酒的崛起辉煌之路

文章插图
尤其是九十年代中后期 , 平均每年全国白酒利税前十名安徽省占了两席 , 利税前二十强安徽省占三席 。在1997年全国白酒利税前十五名安徽省占了四席 , 分别是古井贡酒、金种子酒、高炉家酒和沙河王 。
据糖酒快讯中报道 , 1991~2000年 , 连续10年进入中国白酒十强的只有四家酒企 , 分别为五粮液、泸州老窑、贵酒茅台和安徽古井贡 ,  。其中古井贡位次基本稳定 , 略有起伏 , 在1991~1995年连续5年居于第三位;在1996~1997年 , 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 。在1998~2000年连续3年分别居于第五位、第七位和第五位 。在1996年之后 , 种子酒后来居上 , 连续五年稳定在全国前十名 , 高炉家酒也稳定在前二十 。

徽酒四杰的格局分析 安徽白酒的崛起辉煌之路

文章插图
像古井贡酒、高炉家、种子酒(早期主打醉三秋)、沙河王、明光酒、等都是安徽省最早崛起的一批老牌名酒 , 这些酒象征着安徽省白酒九十年代的辉煌 。
2、新世纪初老牌名酒遭遇挫折:进入新世纪初 , 安徽省的白酒行业迎来了巨变 。老牌的沙河王酒由于改制不成功 , 酒厂的销售额江河日下 , 到了2006年沙河王酒厂宣布破产 。包括像阜阳市地方实力较强的焦陂酒 , 也因为经营不善和改制不成功而破产 。
新世纪初 , 徽酒龙头企业古井贡酒由于“降度降价”策略的失效 , 再加上偷税漏税而受到了国家的处分 , 连上市的名字上都被戴上了“ST” 。到了2005年甚至都有退市的风险 , 最后还是亳州市政府出资帮古井集团度过难关 。直到2008年推出年份原浆系列 , 古井贡酒才算走出困境 。
滁州的明光酒在八十年代也曾在省内盛极一时 , 但九十年代中后期发展一度迟缓 。后来改制成民营后 , 也没能再实现大的突破 , 只能盘踞在滁州一带 。像宿州的宿县头曲、古沱酒 , 安庆的雷池特曲 , 马鞍山的采石矶酒、宣城的桃花潭酒、六安的临水玉泉等实力稍弱的省级优质酒的日子更不好过 , 有的甚至走向了破产 。

徽酒四杰的格局分析 安徽白酒的崛起辉煌之路

文章插图
省内多个名酒的遭遇病变 , 这也给安徽省其他名酒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 安徽省名酒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 。
3、新世纪初安徽新名酒的崛起:“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 2001年~2004年高炉家酒凭借着“家文化”让很多人产生共鸣 , 连续四年销售量位居省内白酒类第一名 。那时的高炉家酒向南开疆拓土 , 一直南下到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市场 。

徽酒四杰的格局分析 安徽白酒的崛起辉煌之路

文章插图
高炉家酒现在的董事长林劲峰是潮汕商人 , 后来在被询问为什么收购高炉家酒时 , 他说过这样的话 , 大概意思是他决定收购高炉家酒时连这个酒厂在哪里都不知道 。只是因为当时在广东很多的超市都能看到这款酒 , 所以他认为这个酒厂的发展前途不错 。从他的这个意思也能看到高炉家酒当时有多么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