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三 )




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文章插图
▲ 苗绣,针线中的宇宙 。图/2019“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
苗人侗人不仅靠水为生,也同样善于利用水 。以黔东南增冲村为例,这里是一个四面依山,三面临水的侗族村寨,来自增冲河上游的水渠纵横交错,流向全寨,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生产用水,同时也成了消防的安全保障,这里数百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聪明的侗族人还在这里临溪建起了石堡坎,既是房屋的基础,又能作为防洪堤使用,这里百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水患 。


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文章插图
▲ 河岸两边的石堡坎 。图/图虫·创意
对于临水而居的侗寨苗寨来说,水是天然的保护伞,水也是他们的信仰和支撑 。
这一点在水井的修建上尤其明显,水井是侗族社会中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意义的建筑,水井的修建一般会与村寨的修建同时进行,还会为水井修建专门的“井亭”,“三里一井,五里一亭”,井亭是严肃庄重的,周围不能嬉戏、恋爱,是当地人尊重水的一种体现 。


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文章插图
▲ 苗族人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在水岸边漂洗蜡染的苗女是苗寨中的一道风景 。摄影/张律堂
而苗族,他们一直相信“水神”的存在,并顶礼膜拜 。每年年三十交更后,要去水井里取水,那叫“新水”,每年交春的时候,也要去取水,那叫“春水” 。取水这一看似普通的行为,实则承载着当地人的信仰,兼具祈福功能 。
水井的旁边一般都立有石碑,石碑记录着修缮水井的出资人,这一方面是对群居“共同体”守望相助的记录,一方面也提醒后人饮水思源,节约保护自然水资源 。



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文章插图
▲糯田养鱼是黔东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智慧。摄影/旷惠民
在生活方式上,黔东南有着彰显着少数民族生存智慧的稻鱼鸭共生系统,水稻与田鱼、田鸭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 。生活在稻田里的鲤鱼喜食稻花和害虫,是稻田间除虫的“小能手”;同时鲤鱼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不仅如此,鲤鱼所带来的“活力”让田间的泥水搅动,加速水中营养物质的扩散,让稻田生长更加旺盛……


种稻的时候撒下鱼苗,就这样,一季稻,一季鱼,等到收获的季节,餐桌上不仅有新鲜的稻米,更多了肥美的鲤鱼 。

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文章插图
▲ 在稻田中养鱼,不仅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也是一种关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 。摄影/李长华
农忙时候,为了款待帮忙割稻的邻里乡亲,主人会把田里新鲜的鲤鱼投入大锅,在酸汤菜的加持下,变成田间地头的美味,这也是酸汤鱼的雏形 。
在农耕文化中,水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观察水汽的变化规律来预测四季寒暑变化,水汽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农牧渔猎业的生产 。


黔西特产 黔东南州最好风水在哪

文章插图
▲ 收获季节来临,四邻帮助割稻 。摄影/杨通荣
每年农历六月,是水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时节,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稻收成 。当地苗族百姓会有为祈水而跳的水鼓舞,水鼓舞的仪式一般选在水田中进行,水鼓舞中有许多类似稻作农业生产中必备的动作,比如插秧、泼水等等 。载歌载舞的苗族百姓希望通过祭祀并在水里欢娱的方式取悦水中的龙神与天上的雷神,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