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长江干流南岸呈现为巨大的“U型水袋” 。长江进入中下游,首先通过“三口”和“湖口”与洞庭湖贯通,湖区蓄水面积庞大,素有“长江之肾”的美誉,对调蓄洪水具有重要作用 。

文章插图
作为大型的过水性湖泊,洞庭湖的生态价值举世瞩目,渔业资源繁多,各类湖鲜应有尽有 。上世纪60年代,洞庭湖区有一首老歌广为传唱:“千张白帆盖湖面,金丝鲤鱼装满舱”,这是对当时生态资源的真实写照 。数千条渔船出湖捕鱼,场面极其壮观;船舱里装满漂亮的金色鲤鱼,资源何等丰富!
2000以来,洞庭湖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30多种鱼类相继消失,鳗鲡、鲥鱼等绝迹多年,四大家鱼的占比降至10%以下......为保护洞庭湖,我国在湖区设定了为期10年的禁捕期,这座“日出斗金”的淡水湖又重新恢复生机,成了名副其实的“长江明珠” 。
禁渔效果显著,神秘物种“鳤鱼”重现洞庭湖长江中下游是国内湖泊、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但由于人为原因,湿地和湖滨的退化也最为严重 。过度捕捞、水源污染、围湖造田等活动给中下游湖泊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洞庭湖也深陷其中,出现了面积萎缩、鱼种衰减的现象 。

文章插图
清退渔船后,洞庭湖逐渐回归平静,水下悄然发生变化,湖区的鱼儿明显增多,一些曾被认为野外绝迹的物种也奇迹般地重现 。洞庭湖的禁渔究竟有何成效?禁捕前后的调查数据最有说服力 。
禁捕之前,湖南省科研部门对湖区的鱼类进行了长达5年的监测,出现在文献记录中,但始终不见踪迹的鱼类有寡齿短吻银鱼、鲥鱼、刀鱼、白鲟等32种 。根据捕捞量估算,这些鱼类占洞庭湖鱼类资源的22.7%,野生群体绝迹意味着洞庭湖出现了“资源危机” 。
其实早在90年代,当地渔民就察觉到了异样,“一网撒下去,鱼的数量明显少了,很难再见到超过30斤的大鱼” 。在渔民的集体印象中,60~70年代的洞庭湖保留着最好的面貌:芦苇遍布,鱼虾成群,时常能捕到几十至上百斤的大鱼 。正因鱼产丰富,外省的捕鱼人也出现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在湖汊河沟和芦苇荡中过起“捕鱼换粮”的原生态生活 。
2015~2020年,单靠渔业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因为湖里的鱼确实不多了 。调查显示,洞庭湖的生命力指数于2020年降为C(0.54),水环境指数降为D(0.34) 。这表明,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鱼类缺少休养生息的机会 。
姗姗来迟的禁捕提供了最佳的机遇,水生生物正常生长,时间长到足以完成3~5个生活史过程 。短短两年后,洞庭湖就呈现另外一副景象:当渔政巡查船经过时,大量鱼群跳出水面,“感觉湖面都要被鱼群占满”,有些鱼直接跳上了船板,个头还不小 。
在2021年秋季的单次监测中,网捕的渔获量超过了100公斤,鱼的种类达到了60多种,平均规格都在500克以上 。而这样的数据,在几年前难以想象,可见只要保护得当,坚持长期禁渔,湖区就能脱离资源困境 。

文章插图
最令人惊喜的是,罕见的鳤鱼也再次出现在洞庭湖,消失的“神秘物种”又出现了!据资料记载,鳤鱼曾是洞庭湖中常见的鱼种,上世纪和鲥鱼、刀鱼一样都有规模效益,但在2000年前后,洞庭湖的鳤鱼逐渐减少,2005年之后再也没被捕到过 。很多渔民都认为,鳤鱼已经在洞庭湖乃至长江绝迹了 。
- 带你了解中国最贵的白酒 中国最大白酒原酒产地在哪
- 带你领略最经典复古车型 盘点全球十大最经典的复古汽车
- 肝不好怎么调理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肝不好吃什么食物调理好
- 长春花怎么水培生根长春花最快的生根方法
- 职工社保养老金缴费档次按最低交,退休可以领取多少钱?
- 中国人最爱的十大下酒菜排行,你觉得什么下酒菜与白酒最配呢?
- 哪个品种的血桃好最好吃的血桃
- 罗汉松浅盆还是深盆好什么花盆养罗汉松最合适
- 最贵的石生花有哪些罕见的石生花品种
- 清代花木兰官至提督嫁给下属最终遭摒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