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知识大讲堂 健康养生大讲堂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健康大讲堂,本是向百姓传播健康知识的科普平台,但现在,却大有泛滥之势:有人冒充“专家”到处宣讲,传播不科学的知识;有人打着讲座旗号卖产品,坑骗老年人 。近日,本报连续接到甘肃、陕西、新疆等多省市读者反映,有企业打着讲座之名兜售保健品等商品,行为恶劣 。本报就此采访当事读者、相关专家,总结不良企业的行骗招数,呼吁社会还健康传播一片纯净的天空 。
骗局环环相扣
今年80岁的魏先生是甘肃省天水市人,他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前,在菜市场买菜时,他收到一个陌生人发的传单,说在某宾馆有免费的健康讲座,且绝对不卖东西,不推销产品 。
之后的一个月,他和老伴每天6点多就赶到该宾馆 。刚开始时,都会免费发点牙膏、香皂等小礼物,且讲课内容都是养生保健的,魏先生感觉还不错 。但在博取老人信任后,他们便隔三差五地兜售产品如蜂胶、玛咖等 。以玛咖为例,对方宣称能治很多种病,生产商是陕西省百年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玛咖是一种来自秘鲁的食材 。在国家药监局查询系统中,记者没有找到这家公司的产品批号 。虽然国家确实批准了部分玛咖类保健品,但功效仅为缓解疲劳或增强免疫力 。
魏先生说:“刚开始卖产品时,他们会在下一次来听讲座时返一部分钱给我们,让人感觉很划算 。但前几天,主讲的“张教授”又推荐了一种具有红外线功能,能防辐射的床垫,不过要先收3800元,如果确实用着有效,再把钱退还 。”有了前几次的退钱经历,魏先生信以为真,于是和老伴一人买了一张床垫 。但有人发现,该床垫真实售价仅2600元 。心有疑虑的魏先生在跟对方交涉后,已退掉一个床垫 。他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大约有上百人购买了该产品 。得知上当受骗后,已有不少人想退货和维权,但已被告知活动已经结束 。记者多次拨打“张教授”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 。
三大骗人伎俩最常见
事实上,类似的健康讲座骗局十分常见,他们主要采用以下手段行骗:
借“权威”博信任 。这些人会借力打力,大打“权威牌”,要么冒充或虚设权威机构;要么是“假专家”,用一些噱头包装自己;要么借高科技、进口等幌子,宣称所卖的产品最先进,实际上可能只是普通产品甚至三无产品 。
以免费作“诱饵”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邱宝昌表示,在诸多案例中,免费送礼物、免费体检等十分常见,他们利用老百姓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将“免费”作为诱饵,一方面吸引中老年人前往,另一方面在这种营销下,导致老人放松警惕,掏钱购买 。
能忽悠,夸海口 。这些人不仅将产品夸得天花乱坠,而且辅助手段也更加多样,有的发誓如果骗人就遭天打雷劈;有的利用老人的善心或信佛,称赠送的礼品是经寺庙开过光等 。而老百姓往往难以分辨真假,加上有病在身,极易信以为真 。
牢记两招避免受骗
国外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平均会被骗3次,但4%的人承受了40%的犯罪伤害,其中,小孩和中老年人是重点人群 。专家们提醒一定要多留心,避免上当受骗 。
首先是看资质 。卫计委中国健康教育专家田向阳表示,去听健康讲座时,一是查看主讲人有无医生行医资质;二是多问“为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科学依据何在?此外,涉及到药品、保健品等,都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公众查询系统查询真假 。其次要“去痴心多留意”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提醒,对健康、金钱、名利的痴迷之心,才是真正的“蒙汗药”,“反正不要钱,试试何妨”的贪念也极易被利用 。面对生老病死应多点平常心 。同时,平时要留意多获取正确的健康知识,百姓应该多去权威平台听取权威专家的讲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