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百科广播稿200字 生活小百科广播稿1200字( 五 )


如今晓宇回望这一切,反而认为这是他人生中快乐的时光,快乐就是我上学不去上,我爸爸养着我在家,我在家里想看什么书,那时候还对围棋比较感兴趣 。下下围棋,跟爸爸在家里学学外语啊,就这么开始学外语,后来搞翻译 。
但对绝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应该是找到更好的治疗方式,避免反反复复发作,在稳定的时候帮助他恢复以前的功能,包括学习的功能,工作的能力,以及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促进他回归社会,而不是跟社会脱离,不是把他保护在家里面 。陈俊说 。
这十年来,晓宇翻译一本又一本书,像是在攀登高峰,先是英语,后来是日语,最近的两本是德语,这次德文快出来了,反正(语种)也全了,也没什么遗憾了反正 。之后如果还可以,他要再学习西班牙语,反正活一天就这样弄一天,就这样 。
做翻译工作时的困难是眼睛 。右眼在6岁受伤之后,摘掉了晶体,看不清东西,只有光感,模模糊糊,他习惯了斜着往下看 。左眼是向前方直视的,左眼的双眼皮被撑得较明显 。但是现在,左眼的近视叠加了老花,看近的东西,眼睛转上转下的,眼镜也时常需要摘下、戴上,翻译起来很吃力的 。
除了和眼睛作斗争,晓宇的敌人还有时间,以及不知何时到来的疾病发作 。陈俊介绍,双相患者大概一半的时间是稳定的,一生当中的另外一半时间,处于发病状态 。对于晓宇来说,发作的时候他几乎不可能工作 。每年他平均要在医院待三个月以上 。但杨文说,晓宇从来都是提前交稿,他就像上班一样做这样一件事情,他时间是有保证的 。
陈俊猜测,没有拖稿,一定是因为他花费了几乎所有他能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 。他一定把翻译当做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支柱 。

生活小百科广播稿200字 生活小百科广播稿1200字

文章插图
金晓宇


3
金性勇决定讲出儿子的故事,是在去年10月 。他偶然看到了《杭州日报》副刊的《倾听·人生》栏目 。
报纸依然是这个家庭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一叠一叠散落在家里 。金性勇孤身一人,老伴卧床不起,早已经把他忘了 。儿子晓宇病情反复,又一次进了医院 。
他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了,在给老伴翻身和喂饭的间隙,他拧开台灯,找出稿纸,开始写下关于儿子金晓宇的故事,他将文章分为了几个小标题,写了五六张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不知道报社的电话,金性勇只好去邮局,寄出了一份挂号信 。
这种费力的、孤单的时刻,某种程度上,是这个家庭的缩影 。二儿子晓宇在上世纪90年代确诊躁郁症,大儿子金晓天也在90年代远走澳大利亚,近些年几乎没有联系 。2015年,老伴曹美藻确诊阿尔茨海默症,三年前开始卧床 。
照顾老伴的日常是繁重的 。老伴睡在床上,金性勇夜里就把旁边的沙发翻下来睡 。老伴的牙齿都拔掉了,他要把菜切得碎碎的 。每次吃饭,要把她从床上扶下,用轮椅推到餐桌上,一口汤一口菜地喂 。直到最后只能把她扶起来,喂泡好的蛋白粉,维持她的生命 。
给《杭州日报》寄信后不久的一天,金性勇发现老伴的手脚不热了 。他赶紧开了空调,半小时之后,还是不热,他又在老伴身上盖了一个毛毯,半小时后,还是不热 。他把她扶起来,靠在自己的身上,想用体温捂热她,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时间和生命的迹象一点点流逝,她的身体僵硬了,摸摸心跳没了,呼吸也没了 。
晓宇在出院之后才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 。他抱着父亲哭了起来 。父亲说,你就哭吧,你哭完了以后……我知道你很努力了,我们两个人好好地一起过日子吧 。第二天,两个人到殡仪馆去看望了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