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知识集锦语文升级版 知识集锦六年级语文上册( 三 )


五、带点字解释:△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九州:指中原 。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同:全国统一 。◇定:平定 , 收复 。◇:家祭:祭祀祖先 。
◇:无:同“勿” , 不要 。◇乃:你的 。◇翁:父亲
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
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 , 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 , 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 , 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
练习一
一、 相同词不同读法的比较
(1) 老子:特指春秋时期思想家老聃 , 他姓李名耳 , 字伯阳 。这儿的“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 , 是男子的美称 。
(2) 老子:指口语中的父亲 , 或是男性的一种自称(含傲慢意)
(3) 地道: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
(4) 地道:有三种理解A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 。B真正的 。C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
(5) 照应:配合、呼应 。
(6) 照应:照料、照顾
(7) 东西: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
(8) 东西:有两种理解A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B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9) 兄弟:指“兄”和“弟”
(10) 兄弟:有三种理解A弟弟 , B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 C男子跟辈份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
(11) 对头:有三种理解A正确、合适B正常C合是来
(12) 对头:有两种理解:A仇敌 , 敌对的方面 B对手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运气应读作 , 是把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人的意思 。
2、运气应读作 , 是命运或幸运的意思
3、孙子应读作 , 一咱观点认为指春秋末著名军事家孙武 , 别有观点认为指战中期军事家孙膑 。
4、孙子应读作 , 意思是儿子的儿子 。
三、知识拓展
《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 , 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共56个民族 , 除汉族外 , 还有55个少数民族 , 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
最后的姿势
1、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在地震来临的瞬间 , 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 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 。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生死置之度外 , 以学生的安危为重 , 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
2、 结构:
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
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 , 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
第三段(8-10)地震后 , 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
3、 文章重点解读:
(1) 文中有四处重要的环境及场景描写 , 这些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境 , 推进了情节的发展 , 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